田成俊 本报记者 储勇
1月8日上午8时至1月11日凌晨5时许,三天三夜的时间里,叶集区法院执行干警驱车行驶近2500公里,从江、浙、沪至皖西往返来回两次,分别在上海市松江区、苏州市高新区各拘传老赖一名,在上海市奉贤区查封大型机械设备三台,圆满地完成了此次跨省执行任务。
假扮学员锁定“老赖”
1月8日上午8时,执行干警驱车出发。为减少在路途上花费的时间,一路上只在服务区短暂停留两次,午餐吃的是服务区的快餐。下午16时许,赶到第一站上海市松江区。
执行干警在被执行人吴某家附近5公里处一家宾馆安顿好后。晚上18时许,两名执行干警开始在吴某家附近蹲点。同时,将早已在此蹲守的申请执行人王某约出了解情况。据王某交代,平时吴某都在其经营的门面房里看店,但是这两天在店里没有见到人,他知道吴某的家庭住址,但是不知道吴某是否在家。
执行干警考虑到,如果不能确定吴某是否在家就贸然地去她家堵人,很可能会“打草惊蛇”。看到吴某某经营门面房的招牌后,执行干警想到一个方法。原来,吴某丈夫在上海市松江区从事驾校教练工作,长期招收驾校学员。执行干警便让一名家在外地的同事冒充想学驾驶的学员,上门询问考驾照事宜。
晚上20时许,经上门冒充驾校学员的同事确认,吴某确实在家中。据其反馈的情况,吴某果然警惕性很高,知道执行干警随时会找上门,在多方确认无异后才开的门。不过她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个穿着休闲、操着安庆口音、一脸书生气的年轻人是从安徽叶集赶来抓自己的执行干警。
1月9日凌晨5时许,执行干警敲响了吴某家的门。开始吴某及其家人顽固不化,坚决不肯开门,执行干警表明了强硬的态度并表示要立即找开锁匠开门。迫于压力,最终吴某及其家人将门打开,执行干警们将吴某带上警车拘传。
顺利拘传吴某后,执行干警从上海市松江区赶往奉贤区,在奉贤区四海镇某村“两委”的配合下,顺利查封了上海市某贸易公司厂房内的三台大型机械设备。
“守株待兔”智擒“老赖”
1月9日中午12时许,结束上海的执行任务后,执行干警马不停蹄地从上海赶往苏州市高新区,准备拘传另一案件被执行人徐某。下午4时许,到达苏州市高新区的执行干警接到指令,徐某今天可能不会现身,为防止出现安全问题,他们决定留下两名执行干警继续蹲守,其他执行干警将吴某押送回六安拘留所。
1月10日上午9时许,从上海赶回六安送拘的执行干警们再次集结,火速赶往苏州市高新区。下午16时许,执行干警赶到苏州市高新区与留下蹲守的两名执行干警会合。为防止打草惊蛇,警车停在距离干警入住酒店附近1公里外的停车场。据申请执行人马某与刘某介绍,他们俩一直与被执行人徐某保持联系中,徐某今天下午刚刚从外地赶回苏州,只知道其在高新区居住,但不知道具体位置。
执行干警经过分析认为,让申请执行人以和解的名义将徐某约至酒店房间内,然后再动手拘传是最佳方案。于是,执行干警一方面安抚马某与刘某情绪,让他们不要操之过急,不能让徐某产生一丝怀疑;另一方面,尽量把见面地点安排在酒店内,将风险降至最低,如果徐某非常坚持,也可以在其它地点见面,但要第一时间将信息反馈给执行干警以便做好行动预案。
下午5时许,经过努力,马某、刘某与徐某取得联系,大致确定徐某晚上20点左右来酒店,执行干警们立即做好准备工作。执行干警们早早吃过晚饭后,便静静地在房屋等候徐某出现。20点、20点10分,20点20分,20点30分,执行干警们屏住呼吸静静等待。直到20时40分,徐某终于出现在马某、刘某的酒店房间。执行干警立即出动,敲开马某、刘某的房门,将惊慌失措的徐某带上手铐押上警车,立即出发赶回六安送拘。
1月11日凌晨3时许,历经风雪、高速堵路后,执行干警们终于赶回六安,凌晨4时许,完成体检后顺利将徐某送进了六安拘留所。早上5时许,执行干警到达叶集法院时,执行干警们已连续工作20个小时。
尽管身心俱疲、满脸风霜,但是能圆满地完成任务,每一名执行干警的内心都非常激动。为了维护司法权威和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叶集区法院执行干警们不放松、不懈怠,始终在“基本解决执行难”的道路上奋力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