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有了稳定的市场,还必须有稳定的货源才能确保公司的正常经营。贫困户们有了产业,有了基地,才能有点石成金的“金手指”。驻村扶贫工作队通过多方调研,把2017年建设的断血流种植基地120亩,桔梗、益母草种植基地200亩,与遍布全村的杜仲、石斛、天麻、茯苓、山茱萸等共同形成一个中药材种植基地。断血流种植已成为省内“十大皖药”种植示范基地和供货协议单位药材研发种植基地,2018年又新建了300亩断血流为主体的种植基地,新栽种一批中药材,6户贫困户、23户群众通过种植断血流每年增收1000余元;14户贫困户、25户群众在基地内务工,每年增收2000余元;17户贫困户、31户群众通过土地流转金户均增收200余元。基地建成后,种植、加工、贸易的结构已初步形成,大大增强了贫困户的“造血功能”,随后新建中药材贮存仓库230平方米、晒场1000平方米,并购置一批加工设备,为公司长期运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家种的天麻值不少钱,销售有收入,政府还有种植补助,我还去了基地务工,一年下来收入提高不少。”年逾五旬的杜兆祥高兴地告诉记者。他说,自从2016年村里成立了中药材开发公司,不少贫困户前去务工,前前后后有30多人;后来村里又建了桔梗、益母草等种植基地,总面积多达500亩,贫困户们忙得更带劲了。
“把政府工作报告拿在手里,感觉沉甸甸的。”汤玉胜多次翻看、学习,他说,报告很多内容都令他十分振奋,他会利用驻村扶贫的机会,把市里的工作部署及时传达到基层,推动产业项目更“接地气”,让特色产业真正成为脱贫致富的“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