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

  李成林

七版IMG_0175_2562234.jpg

  又到年末岁尾,漫空飘着浓浓的腊香味儿。年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将天涯海角的游子吸引回家,而大年夜的阖家团聚,是每个中国人共同的心愿。

  小时候,我们小孩子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因为过年了,不一定有新衣服穿,但一定有肉吃。

  大年三十清早,父亲便从柴草堆里找出几个最大的树根,用麻秸和绒柴点着,烧起熊熊的火笼。虽然烟灰飘扬,好在当时都是四面通风的草房,倒也还能接受。何况,平时虽然很冷,大人们是不允许我们点柴烤火的。年三十不一样,今天的熊熊大火,预示着明年的生活也能红红火火。

  妈妈更是忙碌,她从挂得很高的钩子上取下腊鹅和腊肉,清洗干净后,放在大锅里蒸煮。锅里的水一开,浓浓的香味便散布开来。此时此刻,浓浓的年味便飘进了乡村的每一个角落,飘进了大人小孩的心中。

  “配菜”是最精致的活儿。妈妈把烀好的腊鹅腊肉切成小块,并且用碗装好。哪些是年夜饭吃的,哪些是正月里招待客人用的,丝毫马虎不得。印象深刻的,是那几碗“看菜”。看菜,顾名思义,只能看,不能吃。而这几个菜,恰恰又是我们最喜欢吃的好东西。比如鸡胗、鹅胗、香肠等,妈妈会小心翼翼地把这些菜切成小薄片,碗下面用咸菜等家常菜装成馒头型,然后把切成薄片的鸡鸭鹅胗或香肠覆盖在上面,这样看上去,就是一碗丰实的好菜了。这几碗菜,不但家里人不吃,客人一般也不会吃,通常能招待正月里所有的客人。

  我和姐姐当时很小,每年的年夜饭,我们总会偷偷地夹几块腊肉腊鹅藏在碗底,吃完饭后,把饭碗藏起来,这样,大年初一,我们又能吃到香喷喷的腊肉腊鹅了!

  吃完年夜饭,村子里的小伙伴们就会三五成群地给庄子里的长辈们“辞岁”。长辈们都会给我们一些玉米花或炒瓜子。偶尔有给一个糖果的,我们会含在嘴里慢慢地“化”,不舍得很快地吃完。不过,一个家庭我们只能去一次,如果是第二次去的,就什么也不给了。

  40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平时的生活就像过年,过大年反而像平时了。我怀念儿时的大年,怀念清贫岁月里浓厚的亲情,怀念那些渐行渐远的年味……

 

 选择年月
<2019年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123
45678910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我家的“家规”⊙雪天⊙大年三十⊙名家笔下的母亲⊙腊货飘香⊙影友老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