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五个提升 助力六安发展——奋力书写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徽行18072602.JPG

徽行18072603.JPG

徽行18072609.JPG

  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均对“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作出深刻阐述,“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如何有效引导银行业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今年年初安徽银监局和六安银监分局分别印发《深入开展“质量提升年活动”方案》,方案为银行业有效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区域腾飞,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明确了目标与方向。

  徽商银行六安分行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近年来紧紧围绕新发展理念,通过文化引领,创新服务方式,加大投放力度,提升服务效率,全力融入六安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为六安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今年自“质量提升年活动”开展以来,分行更是充分结合自身发展特点,突出抓好“五个提升”,助力六安绿色振兴。

  坚定不移抓服务提升。在发展过程中,分行紧紧围绕“服务市政、服务市企、服务市民”这一初心,牢记“服务地方、服务实体”伟大使命,在当前货币政策从严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的情况下,分行通过信贷投放、非标业务,多渠道、多方式地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建设,有效加大信贷投放,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截至2018年6月末,分行表内外融资总额378.11亿元,较年初增加56.12亿元,增长17.44%,余额及增加额均位列全市金融机构前列。其中,分行贷款总额195.52亿元,较年初增加20.29亿元,增长11.58%。

  ——始终把服务地方作为首要要务。通过服务城镇化建设,支持区域产业升级,全方位、多层次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支持东部产业新城、西部生态新区、绿色城南等区域建设,分行城镇化基金投放过百亿,累计投放104亿元。支持市县(区)棚户区改造项目,2017年至今分行累计完成各类棚改贷款审批47.04亿元,实现投放33.24亿元。支持保障安居性工程建设,今年分行顺利完成市经济开发区、金安区、集中示范园区等地的棚改项目贷款投放工作,通过棚改贷款的投放将有效改善城市面貌,促进城市品位的提升。在发展过程中,分行深入落实国家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政策,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有效解决本地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促进本土优质小微企业发展。至2018年6月末,分行国标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4.41亿元,较年初增加12.45亿元,余额及净增额均位居全市金融机构前列。

  ——始终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在突出位置。聚焦全市经济转型,大力引进社会资金,开展规范性PPP业务,支持基础设施、教育环境、生态旅游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授信62.41亿元,实现投放20.94亿元。落实六安市调转促“4105”行动计划,推广“调转促”产业基金,支持霍山县战新基地建设,六安首笔调转促产业基金6.67亿元顺利投放。支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升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能力,分行工业企业贷款余额达到28亿元。

  ——始终把绿色发展作为提升方向。响应市委、市政府绿色发展战略,落实银行业支持绿色发展意见,增强涉农贷款获得感,分行涉农贷款余额达到47亿元。突出支持“一谷一带”、“一岭一库”建设,设立茶谷特色支行,创新设计“谷岭贷”、“徽茶贷”、“金徽通”等产品,做到网点及产品创新到位。目前分行发放支持茶产业贷款达5亿元,贷款户数100余户。

  ——始终把精准脱贫作为自身使命。落实中央精准扶贫工作要求,联合金寨县、霍邱县共同推出“金寨精准脱贫投资发展基金”和“霍邱徽银精准脱贫基金”,两支基金实现投放25亿元。今年分行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力度,顺利完成舒城县第二批光伏扶贫(二期)项目贷款1.5亿元投放工作,该项贷款投放将有效带动当地7个乡镇的贫困户脱贫增收。6月份金寨县2018年度第一期债权融资计划成功挂牌发行,金额1亿元,该笔业务为全国首单扶贫债权融资计划,在银行业扶贫领域具有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研发精准扶贫小额贷款,有效实现贫困户精准脱贫,通过向政府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信贷服务,支持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光伏发电、乡村旅游业等生产经营项目,帮助其通过取得经营收入进而实现脱贫。

  坚定不移抓发展提升。“回归本源、专注主业”,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成为分行转型发展的核心。今年,分行围绕“强基固本、提质增效、调整结构、合规经营”经营理念,突出抓“三大金融”改革,发挥自身的特色,努力实现向高质量现代化银行转型。

  ——围绕综合金融,夯实发展基础。一直以来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卓有成效的金融机构,分行深感自身肩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特别是在高质量发展理论指引下,分行立足当前经营环境,着眼于服务实体经济,着眼于服务城镇化建设,着眼于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公司类客户综合化需求,不断完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重点支持规范性PPP项目、棚户区改造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对科教文卫、节能环保、高端制造等领域的支持,实现金融服务与市场需求深度融合,巩固自身发展基础。

  ——围绕普惠金融,提升发展后劲。立足绿色发展,分行贯彻普惠金融工作要求,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持续推进小企业专业化改革,全力打造小企业“专业化”服务银行。持续完善金融网点布局,在前期建立15家普惠金融网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普惠金融覆盖面,改善农村边远地区的金融服务环境,加快扶贫产品研发使用,持续打好扶贫攻坚战,真正让老百姓做到“存的贵、贷的巧”。

  ——围绕智慧金融,提升服务能力。立足互联网金融发展大势,做到顺势而为。分行从持续改善客户服务体验入手,以移动金融创新为契机,加大电子产品创新力度,围绕存、贷、结算等领域,利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等现代化手段,加快电子银行产品的推广使用,进一步改善客户体验,让金融服务真正做到“随时所用”、“随心所用”。

  坚定不移抓文化提升。一直以来分行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合规立行、实干兴行、文化铸行”思想指引下,始终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作为提高金融服务和经营管理能力的重要抓手,发挥文化建设桥梁纽带作用,助推分行各项业务稳健发展。

  分行常年开展“学雷锋 树新风”,反洗钱、普法宣传,送金融知识进校园等活动,助力“魅力中国城 最美在六安”大型竞演,举办“中国梦 徽行梦 全国书法名家精品展”。组织“慈善一日捐”、扶贫认捐公益捐助、青春扶贫“1+2”行动、“爱心送考”等活动,独家支持第五届六安市道德模范暨第三届六安市美德少年颁奖典礼,积极践行社会责任。致力于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扶贫驻点工作,选派6名员工驻村扶贫,助力贫困村脱贫攻坚。向金安区毛坦厂镇、裕安区固镇镇杨桥村捐赠扶贫基金20万元,有力改善贫困人口生活环境。开展贫困户结对共建和扶贫志愿服务活动,资助贫困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等,从源头上防止贫困的发生,有效履行本土银行的社会责任,提升徽商银行的社会影响力。分行荣获第三、四、五批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分行团委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分行被省总工会评为“安徽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称号,分行职工书屋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职工书屋示范点”。

  坚定不移抓内控提升。分行始终把加强内控管理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着力完善内控制度建设,着力提升制度执行力,着力提高员工合规意识,切实推进合规文化建设,切实规范员工行为管理,切实加强全面内部管理,提升合规服务保障能力。围绕质量提升要求,持续开展内控合规管理、案防与法务培训、风险管理案例分析等活动,将内控合规知识和各类业务知识相结合,组织对基层管理人员进行合规测试,强化员工合规经营意识与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完善内控与管理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今年分行更是进一步加大合规考评力度,将原先绩效考核合规内控四百分扣分权重调整为五百分,保持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相匹配。

  坚定不移抓风控提升。近年来,分行贯彻落实系列监管政策,持续建立健全风险管控体系与工作机制,推进“安全金融”建设,全面提高员工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完善各项风险处置措施,充分运用清收、转让、核销、重组等手段。不仅有效保障了分行资产质量安全稳定,而且为新增贷款投放增加了额度。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在高质量发展旗帜的引领下,徽商银行六安分行将深入落实质量提升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六大金融”战略,致力于自身转型发展,致力于实体经济发展,致力于六安绿色振兴,持续加大信贷投放,持续增强服务能力,为六安高质量发展奏响新乐章。

 

 选择年月
<2018年8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12
3456789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抓好五个提升 助力六安发展——奋力书写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