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木心先生创作的诗歌《从前慢》,被《中国好声音》唱火了,歌词更是描述了过去通过邮件寄递加强联系的慢生活状态。然而,这样的生活,对于在邮政行业工作三十多年的徐生亚来说,当年那一辆辆单车穿越大街小巷的场景可谓是历历在目。
徐生亚出生在金寨县吴家店镇的一个普通家庭,1985年毕业于江西省邮电学校邮政通信专业,分配在当时的六安地区邮电局。像这样“科班出身”的毕业生,当时一共分来了5人,他被安排在邮政科,是直接与一线打交道的部门。“风风雨雨几十年,唯一不变的就是邮政局的工作地址——地处繁华闹市的五牌里老六安煤建公司隔壁,成了几代邮政人的永恒记忆!”
打开话匣子的徐生亚颇有些动情,“那时候,六安城区分为17个段道,每个段道安排1—2名投递员,也就是大家熟悉的那一身绿衣,骑着二八加重自行车,在那个时代,特别拉风!”徐生亚说,这么多年过去了,盖戳、分拣、分化处理等技术手段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烙印。
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技术进步、市场变化、政策调整使邮政外部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再加上邮政政企合一的经营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国民经济迅速向市场经营体制转变的现实,邮政改革势在必行。1998年,六安邮政、电信实行分营,撤销六安地区邮电局,分别设立六安地区邮政局和六安地区电信局。1998年9月25日,六安地区邮政局正式挂牌独立运营。
分营20年以来,六安邮政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企业年收入从1998年的3300万元,到2017年的3.96亿元(不含六安邮储银行和速递物流收入)。与此同时,近10年间,中国邮政集团也经历了多次重大改革变迁。2007年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挂牌,并于2016年9月28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2018年7月9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寄递事业部成立。历经改革开放40年,邮政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发展成为经营传统邮政业务、金融、包裹快递、电子商务的现代企业集团。弹指一挥间,改变的是企业的规模和业务领域,不变的是央企的初心和使命。自始至终,邮政始终牢记着“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努力肩负起服务地方、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重大责任。
2000年3月,根据组织安排,徐生亚来到了霍山县邮政局任局长,他亲眼目睹了山乡居民生活的变化。通常来说,在一些偏远落后的地方,邮递仍是人们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途径。根据权威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邮政5.2万个支局所中,四分之三的网点、三分之二的邮路在农村。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