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听说了吗?老沈把路修好了。”近段时间以来,在舒城县干汊河镇乌羊村村民中流传着这样一件感人的故事:乌羊村观安村民组贫困户沈绪伦脱贫后,感激党委、政府对他的关怀之情,自筹资金1.5万元,兴修了一条长170米、宽4米通往观安村民组的通组砂石道路,方便了该组17户60多村民的生产生活出行。
现年46岁的沈绪伦是乌羊村观安村民组村民,全家共5口人,上有80多岁年老体弱的老母亲,下有两个读书的女儿,为了照顾老人和孩子,他的妻子常年在家操劳家务。长期以来,文化程度低、缺一技之长的沈绪伦只能靠做农活勉强维持生活,家庭贫困。
2014,沈绪伦家被列为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扶贫政策扶持和村干部们的鼓励下,沈绪伦积极筹划脱贫门路。他看到本村许多群众通过跑运输脱贫致富,就向帮扶他的镇村干部提出购买农用运输车跑运输的想法。可是,他购买农用运输车缺钱咋办?分析了他的情况后,村里决定帮助沈绪伦申请小额贷款,再加上向亲友筹借点,沈绪伦于2015年购买了一辆农用运输车,他又学会了驾驶农用车技术。一年下来,沈绪伦收入4万多元。读高中的小女儿还获得了4400元的教育扶贫补助金,再加上600元的光伏小额信贷分红补助和180元产业扶贫补助,2016年年底,沈绪伦脱贫了。
脱贫后的沈绪伦把感激之情化作了对乡邻的回报。当他看到自己所在的观安村民组通往外边一段道路极其狭窄,严重影响大家的生产生活时,他主动拿出自己靠运输挣的1.5万元积蓄,用于道路拓宽。但是,道路拓宽需要占用相邻的一些田地,在沈绪伦正在思考如何和他们商量时,同是贫困户的王自保和沈光柱主动向沈绪伦提出,愿意无偿提供自家110多平方米田地,用于修路。“老沈干的是方便我们每个人的好事,我当然支持了。”说到自己的决定,王自保表示,他被沈绪伦的举动感动了,能够为村民做点事情,义不容辞。
沈绪伦、王自保、沈光柱3位贫困户积极主动出钱、出地兴修通组路的事情,感动了周围群众,大家纷纷加入修路的队伍中。目前,这条通组砂石道路已经修好。“下一步村里将把这条路作为扶贫路列入‘组组通’道路兴修,规划兴建为水泥道路,使其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乌羊村党支书记胡学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