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第三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员郭峰(中)在西藏山南市人民医院工作

安徽省第四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员黄馨(左)和安徽省第三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员郭峰在西藏山南市人民医院完成交接工作
本报讯(叶洪钢
崔应江)7月26日,市人民医院ICU副主任黄馨,作为安徽省第四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员,赴西藏山南市人民医院,踏上了为期一年的援藏路程,并在那里完成援藏队员的交接工作。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是由国家卫计委和有关对口援藏省市指派医院,成批次组团派遣医疗骨干,支持受援医院学科建设和医疗人才队伍建设的援藏新方式。自2015年来,市人民医院派出3批次4人次援藏队员,为山南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甲”医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山南市位于西藏南部,平均海拔3600米。高原地区低压缺氧,昼夜温差大,紫外线辐射强,环境条件艰苦,在那里的医疗队员时常出现头痛、失眠、腹泻、血压升高、心跳加速、血氧饱和度低。作为安徽省第四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员,黄馨表示,将以山南市人民医院强“三甲”为目标,以提升技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发展为抓手,做好“压茬”交接,加强工作衔接,不断把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推向深入。
据了解,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郭峰作为第三批援藏队员,于2017年8月抵达山南,已完成一年的援藏任务。一年来,他克服高原反应,结合山南市人民医院地域特点和学科实际情况,围绕签订的“以院包科”协议,制定了科室发展规划和常见病诊疗常规,打造出一个团结协作、技术过硬的血液病诊疗小组;工作中认真指导学员病历书写,“传帮带”式人才培养,“师带徒”式带教,“1+1+1延伸培养”,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诊治了山南市人民医院第一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第一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第一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打造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区域诊疗中心......填补了该院多项空白,显著提高了血液病诊疗水平;同时收集高原地区红细胞增多症的流行病学资料,认真做好科研。
相关链接:
2015年8月21日,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陈然、儿科副主任医师张海峰作为安徽省第一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队员,开始为期一年的援助工作,支援山南人民医院发展,努力为藏民送去健康。
2016年7月11日,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陈云峰和安徽省第二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其他队员顺利抵达西藏,在西藏山南人民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医疗支援工作。
2017年7月20日,安徽省第三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顺利抵达西藏山南。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主治医师郭峰作为其中的一员,在山南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一年的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