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培,圆我天使梦

  陶应平 本报记者 宋金婷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既让我长了知识,又让我长了见识。”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医生徐杨兴奋地说,“更让我圆了提升技能、造福患者的‘天使’梦!”

  2013年,徐杨从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怀着对白衣天使的敬仰,带着对杏林春满的向往,装着悬壶济世的梦想,徐杨走进了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普内科,成为一名住院医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的深入,看病量的增加,徐杨深深地感到自身知识的匮乏、技能的缺失及书本知识与实用技能的差距。“到上级大医院、名医院学习,进一步提高我的医术成为我最大的愿望。”徐杨充满无限渴望地说。但医院安排到上级进修的一般都是那些从医多年、术业有专攻的骨干,同时又因费用问题,进修一般时间都很短,最长也不过半年,学习既不全面,也不深入,医术不可能有质的改变。

  久旱逢甘雨,正在徐杨愁苦之际,该县实施了医疗卫生人才能力提升民生工程,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儿科医师转岗培训等四个培训项目。其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制三年,中央财政按照每人每年3万元的标准予以补助,省财政按照每人每年1万元的标准予以配套补助,补助经费的80%用于学员的生活,20%用于学员的教学实践活动。“这项民生工程对基层初上岗的医务人员来说是雪中送炭,不但为他们提供了学习知识、技能和见识的机会,还解决了学员学习费用、生活待遇等后顾之忧。”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郑新权高兴地说。2015年,徐杨顺利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成为六安市人民医院的一名住培医生。

  通过三年住培,徐杨的理论水平、手术水平和业务水平都得到大幅提升。现在他不但掌握了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急性胰腺炎、药物性肝损害、炎症性肠病等疾病的病情评估、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处理,还掌握了胸穿、骨穿、内镜下食道支架植入、ERCP胆总管取石及消化道早癌的ESD手术治疗等多项临床操作,具备了一个执业医生应具有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

  在霍邱县,和徐杨一样幸运,受益于医疗卫生人才能力提升民生工程的基层普通医生目前共有317人,其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106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169人、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26人、儿科医师转岗培训16人。

  为了保障此项工作落实到位,该县成立了以县卫计委主任为组长,各医院院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对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全面摸底登记;积极宣传医疗卫生人才能力提升民生工程的内容、要求和意义,做到应培尽培;加强培训过程监管,针对关键环节开展经常性督查督导;同时,要求各选派单位保证学员的学习时间及学员培训期间工资福利等各项待遇不变。

  “我们借助医疗卫生人才能力提升民生工程这一平台,用五到十年的时间,打造一支留得住、用得上,临床医疗技术扎实,掌握相关专业专科临床适宜技术和临床路径,保证医疗安全,满足基层患者医疗服务基本需求的骨干医师队伍。”该县卫生计生委主任陈俊信心满满地说。

 选择年月
<2018年8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12
3456789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红土地上的“健康情怀”——市人民医院住培基地的建造与管理侧记⊙住培,圆我天使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