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有一网”助耕扶贫“责任田”

  舒鹏鹏 本报记者 宋金婷 文/图

五的200084.jpg

五的200082.jpg

  七月骄阳似火,行驶在山间,山路像一条银链在大山间盘绕,或高大或浓密的树木投下片片阴凉,放眼望去,山上全是树木,迎风招扬,仿若绿色的海浪。白墙红瓦的小洋楼,脱贫扶智的宣传画,信心十足的脱贫工作队,来到金寨县南溪镇的这个小山坳,仿佛来到久违的世外桃源,新鲜的空气,如画般的风景,让人难以想象这里是全县重点贫困村——横畈村。

  横畈村位于金寨县中部,梅山水库上游,属典型山区、库区一线村。全村765户,2554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77户,575人,因病致贫、因残致贫时有发生,贫困发生率高达22.51%。面对横畈村闭塞的交通、贫瘠的环境、滞后的思想,金寨县水利局扶贫工作队精准施策,迎难而上,紧紧围绕“三有一网”稳定脱贫新模式,给力扶贫攻坚,夯实农业发展之基,引领农民致富。

  “粗茶精制”主导村级经济

  茶园片片,微风习习,每个小山坡都被一梯梯的茶树覆盖着,映入眼帘的是满山的绿,置身其间,像是在绿色的海洋里畅游,深吸一口气,淡淡的茶香扑鼻而来,让你觉得正在品着一盏绿茶。

  “横畈村原来集体经济底子薄,收入低,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引进,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先后发展了茶叶加工、光伏发电、食用藕种植等产业。你看,这一片片的茶园,就是现在我们村的主导产业。”横畈村第一书记徐幼红向记者介绍,去年以来,横畈村扶贫工作队经过细致调研,发现横畈村种植茶叶历史悠久,茶叶品质均为高山云雾茶,其价格收购远高于同期市场价。但多年来,好的茶叶品质却未进行深加工,均被外地客商收购,其茶叶主要利润流失严重。针对茶叶产业,扶贫工作队确立做好“粗茶精制”这篇文章。随后工作队积极争取整合上级资金130余万元,建设村集体茶叶加工厂一处,购置了瓜片、黄牙等茶叶精制设备。2017年初,由金寨县水利局捐赠139万株茶苗,新建茶叶示范园400余亩。横畈村大刀阔斧地开始了发展茶叶深加工项目。

  “祖祖辈辈种茶、采茶、炒茶、卖茶,一口大锅,只能炒大茶;如今咱们也能在自家门口用先进设备炒瓜片、炒黄芽,做高档茶啦。”村部旁的贫困户王大爷喜滋滋地说,“村里的茶厂今年还给我们分红,这政策越来越好啦,好日子还得好好奔啊。”

  为更好地运营发展横畈村集体茶厂,该村以承包租赁方式,经程序以年租金4万元承包租赁出去。2017年9月南溪镇政府批准确定了《南溪镇横畈村集体经济茶叶加工厂资产折股量化试点工作方案》,方案决定将茶厂收益的三分之一用于贫困户分红,全村120户贫困户签订了分红协议。

  今年春季茶厂投产以来,通过技术培训、收售茶叶鲜草等方式极大地带动了周边群众,提高了茶叶采摘质量与炒制技术,有效地带动了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茶叶产业增产增收。“粗茶精制”已逐步成为横畈村集体经济支柱性产业。

  “特色产业”助推农户脱贫

  产业是根基,富民是核心。如何让群众能够脱得了贫、稳得住富?这一直是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与核心。在横畈村赵岗组贫困户余述鹏的家里,只见散养土鸡满山跑,黑毛猪崽憨态可掬。横畈村包组干部吴述珍告诉记者,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过程中,横畈村扶贫工作队及村两委始终牢牢抓住经济发展中心,按照金寨县委、县政府“长短结合、以短为主、以短促长”产业思路,在“光伏脱贫”、“一亩园入股”等产业基础上,坚定不移地抓好以茶叶、黑毛猪养殖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你看,余述鹏家这几百只鸡与母猪下的崽,就是他家脱贫致富的好门路。”

  徐幼红在一旁说:“如何让贫困户致富有门,做到精准施策,是工作的重点与核心。我们工作队通过逐户走访排查,结合我县产业奖补政策,‘一对一’针对性做好贫困户产业发展计划,例如;家中余粮多的贫困户,我们便引导鼓励他们发展鸡、鸭等家禽养殖,养过家畜的贫困户我们便引导鼓励他们发展黑毛猪、山羊等家畜养殖,家中山地面积大的贫困户我们便引导鼓励他们发展茶叶、中药材等种植业,确保对贫困户做到精准施策。”

  据了解,为解决贫困户销售的后顾之忧,横畈村积极引导鼓励结对帮扶干部与贫困户签订农产品销售协议,确保贫困户能生产,能售出。2017年横畈村帮扶干部帮助销售农产品达232616元,2018年横畈村帮扶干部结对销售协议签订率达100%。记者看到2018年度横畈村特色产业奖补申报统计表上显示,横畈村今年申报第一批特色产业奖补共104户,奖补验收经营收入55.3万元,发放奖补资金16.5万元,如此以来,确保了贫困户产业发展“长短结合”,致富有门路。

  “授人以渔”确保稳定脱贫

  在村部,横畈村扶贫专员李双正在统计村内就业奖补与技能培训补助材料,村书记曾宪新在一旁介绍:“我们村群众以因病、因残为主要致贫原因,少部分普通劳力贫困户多为思想愚钝陈旧,缺乏致富技能为主。现在政策越来越好了,去年以来,我们村结合县就业脱贫政策,积极引导具有普通劳力的贫困人群通过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大力实施‘一户一岗’政策,确保人人有技能,户户有收入,以实现稳定脱贫。”扶贫专员李双指着电脑上的统计表说道:“我们村截至目前总共开设技能培训班10余期,培训人次200余人,这一笔笔的培训补贴,实实在在让贫困户不仅学到技术,还鼓了腰包。”

  值得一提的是,在结合村级茶叶发展的基础上,为解决群众采摘与制作技艺不高、生产效率差等问题,帮扶单位县水利局领导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帮助申报金寨县春茶炒制技艺培训点,以“师带徒”的方式,先后聘请多名茶叶采摘、炒制专家来村,从整理茶园、修枝摘叶、后期炒制等各方面传授贫困群众茶叶制作技艺。“在今年全县瓜片炒制大赛中,我们村的代表还获得了优秀的好成绩,这才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啊。如今,随便去家茶厂工作,那都是炒茶的好能手。”曾宪新无不骄傲地说。据了解,横畈村截至2018年共发放培训补贴近10万元,发放就业奖补资金约4万元,通过一系列的技能培训政策,让贫困户获得了“造血”致富技能。

  “网络电商”激发横畈能量

  在村里的就业扶贫驿站里,只见收发快递货架、运行电脑、登记台账、电商制度等一应俱全,村里的曾大娘带着装好的干河鱼找到横畈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余洋说:“余队长,我儿子在上海又打电话来了,说他那边的同事还要买咱家里的干河鱼,您看今天能帮我把这几袋干河鱼发出去吗?”“大妈,您放心,我这就给您包装好,晚上给你送到镇上,还按老地址发。”余洋边说边找来包装盒,细心地打包起来。

  记者了解,为进一步整合横畈村产业资源,扶贫工作队不仅引导贫困户发展好产业,还服务好贫困户产业销售工作。村里结合横畈村就业扶贫驿站建设,先后在村文化乐园一楼组建完成了电商超市布置,设立产品展示及快递收发台,完成了电商操作流程等制度上墙,并明确了以扶贫工作队为责任主体专门操作,对经过村电商超市销售的农产品建立了销售台账。贫困户及帮扶干部充分利用“金寨农博馆”这一平台,2017年据不完全统计销售额约3万元,通过微信等其他方式的电商销售模式占农产品总销售额的17.79%,有力地激发了横畈村产业发展销售能量。

 

 选择年月
<2018年8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12
3456789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三有一网”助耕扶贫“责任田”⊙扶贫,是责任和情怀⊙叶集电力人抗“烤”验保供电⊙种下无花果 念起健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