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程传军)自林长制改革工作全面启动以来,金寨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坚持党政同责,狠抓组织体系,精准施策,采取“五绿”并进措施,加快推进林长制改革。
因林制宜抓“护绿”。按照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区、产业基地区、生态旅游风景区和特色林区六个基本类型,科学划定林长责任区域,实行“一林一策”“一林一档”“一林一牌”“一林一单”“一林一警”,建立林长制信息化管理平台。
突出特色抓“增绿”。实施桂花、映山红绿化工程,全力打造“县树”、“县花”品牌,因山就势打造“桂花主体公园”380亩,建设桂花王风景区,重点保护一级古树“桂花王”。实施油茶产业扶贫工程,通过低产林改造新建油茶基地6万亩、山核桃基地5000亩。
强化机制抓“管绿”。组织开展“飓风1号”“春雷2018”“夏季森林资源管理”等专项行动,共受理查处各类涉林案件175起。建立督察巡查制度,实行定期巡查。充分发挥全县2750名护林员的优势,实现常态巡查。
依托资源抓“用绿”。结合“六安茶谷”“江淮果岭”“西山药库”平台建设,实施毛竹产业提质增效、板栗产业改造提升和森林旅游品牌创建工程,积极创建森林旅游示范县、森林氧吧和森林养生基地,引导发展森林人家、农家小院和民宿民居项目。
深化改革抓“活绿”。出台森林资产抵押管理试行办法,完善林权评估、抵押、交易程序,推行“油茶贷”“扶贫劝耕贷”“皖林邮贷通”金融服务产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林业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