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党小组兜起民生大小事——裕安区鼓楼街道创新社区党建网格化服务的实践
鲍远峰 本报记者 程传军
“现在我们社区变得越来越干净了,不管是楼道有生活垃圾还是居民家里有什么困难,只要向网格党小组反映,住在本单元楼里的党员志愿者们会第一时间出来帮助解决,比过去依靠单一的网格员处理问题及时多了!”7月23日,记者在裕安区鼓楼街道锥子庙社区名仕苑小区采访时,居民异口同声地称赞社区建立网格党小组的做法。
名仕苑小区属于六安城区居民自治小区,其中80%的居民是回迁户,流动人口多,管理难度大。曾有多家物业公司进驻管理,但最终因情况复杂而退出,致使该小区一直无物业管理。据居民们反映,过去社区网格员也付出很多努力,但效果甚微。自从今年社区试点网格党小组后,一些普通党员发挥了大作用,他们积极争当网格党员志愿者,不再是过去小区里的“闲人”,服务内容小到家长里短,大到信访稳定;小到一家一户卫生,大到人居环境改善……
锥子庙社区第一网格党小组成员陈家鑫,是一位老党员,过去也是个热心肠的人,一直想为社区居民做点事,但没有“名份”,怕别人议论说自己想“出风头”。自从社区在小区成立网格党小组后,陈家鑫干劲十足。前一段时间,社区里有位“三无”老人名叫陈尉民,年岁已高,突然患病,无人照料。得知情况后,陈家鑫二话不说揽下了照顾陈尉民的重任,一日三餐准点把热腾腾的饭菜送到他家。类似这样的好人好事,社区几乎天天都有。
“城市社区治理头绪多、难题多,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实现组织所做与群众所需无缝对接。”据鼓楼街道党工委书记巴士卫介绍,今年,他们在锥子庙社区党支部试点建立网格党小组,是扎实推进全街党建“暖心工程”的持续发力,使小区网格成为党员群众解决社区治理“难点”的“诊所”,成为党员、志愿者沟通交流的“家园”、服务社区群众的“阵地”。同时也推动了组织建设在网格、问题解决在网格、群众满意在网格,实现了党员管理“零空档”、服务群众“零距离”。
“尤其我们街道和社区干部平时工作力量有限,难以第一时间了解全街所有街巷和住宅小区出现的各类问题。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