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菊莲
在经济社会新常态下,良好的发展环境已成为助力招商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招商引资工作,吸引了一大批客商前来投资兴业。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的营商环境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特别是在思想、理念、政策、服务手段等诸多方面都还需要更大的改变提升。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一个地方打造营商环境,最终目的是要聚企业聚人心。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下,环境就是“气候”,资金就是“候鸟”,哪里环境好,资金、项目就往哪里飞。营商环境好,已有企业才能留得住、发展得好,外来企业才会想进来创业兴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涌流。所以说,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提升竞争力。
进入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出了新要求。前不久,山西试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一个大新项目从引进到投产仅用了42天,这是该省积极优化营商环境的实际成效。去年辽宁省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提出要把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当成重要任务。宁波市出台《关于发挥服务市场主体职能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共19条,涵盖了围绕市场主体的“宽准入”到“严监管”的全过程。我市近年来围绕省政府建设“全国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省份的目标,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完善“一站式”服务。截至6月底,市本级和县区级分别在政府门户网站公示辖区内的“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达11473项。今年4月份我市又专门出台了《六安市建设“四最”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持续减少审批事项、推广“不见面”审批服务、全面提升行政服务效能、优化企业经营环境。十九大强调,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只有不断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潜力,才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优化营商环境,首先要有廉洁高效的行政生态环境,打造优良的招商服务环境、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要不断优化对投资企业的服务管理水平,着力企业面临的发展困难,积极改善与投资环境不相适应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千方百计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为企业搭建好政务、服务、金融、要素等保障平台。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行网上申报、审批、登记,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要努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依法保护企业投资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破坏正常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危害发展环境行为,严禁非法干涉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给各类市场主体、入驻企业吃上“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