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让生活更幸福

  本报记者 张世巧 通讯员 黎新宏

  “村里建有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让我们在村里也能和城里人一样,听戏、看电影一样也不少。”裕安区固镇镇六合村村民张意祥激动地给大学生们讲述着自己生活的新变化。这或许是村民们最真实的情感流露,他们体验到农村文化建设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固镇镇素有“中国羽绒之都、皖西白鹅之乡”的美誉,是安徽省产业集群专业镇、省新农村建设示范镇、省小城镇建设中心镇、省环境优美乡镇、国家级体育健身示范乡镇、裕安区出口创汇重镇,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建设走在裕安区各乡镇街的前列。近日,安徽工程大学“乡村振兴小分队”来到裕安区固镇镇开展农村文化共同体建构和农村治理现代化专项社会实践。大学生们顶着烈日、冒着酷暑,走村入户,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个别采访等多种形式了解农村文化建设,探究农村文化共同体和农村治理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实践团在三天的时间里,开展了303份问卷调查和10人次的深度访谈。通过调查发现,村民们文化生活支出占家庭总支出6%~10%的人数最多,占比33%,这一数据也正是固镇镇经济发展水平的真实写照。47%的群众表示政府会经常性组织文化宣讲和集体文化活动,开展送文化下乡,让广大村民充分汲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村民关系是影响农村治理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固镇镇通过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制定村规民约、完善农村书屋、扩建乡镇综合文化站、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墙体彩绘等多种形式让社会主流文化融入到村民生活之间,逐步形成具有固镇镇特色的地方文化,让村民形成共同的文化价值追求。

  “为了发展乡村文化事业,我们文化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乡村乡土特色文化活动,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其中。比如组织乡村舞蹈队伍,提供专门的场地,定期安排专业的老师来带领村民们学习舞蹈,丰富村民的生活,积极发挥文化站的职能作用。目前乡村文化事业正面临大好机遇,我相信文化事业将会引领美丽乡村建设越来越好。”固镇综合文化站负责人说。

 

 选择年月
<2018年7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文化,让生活更幸福⊙多警种联合整治“三车”⊙漫水河镇中药材病虫防治培训获点赞⊙上半年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84万人 ⊙我市开展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专项检查 ⊙合肥一六八中学学子来霍山慰问帮扶 ⊙舒城法院 背包法庭巡回审判进校园 ⊙固镇镇积极开展处分执行情况自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