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

  本报讯(李静 李文斌)“七五”普法以来,我市以青少年学生为重点普法对象,认真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进一步提高广大青少年法律意识和自护意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在全国第三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活动中,市司法局获“优秀组织奖”,裕安区获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称号。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各有关部门职责,形成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各尽其责的工作体系,巩固发展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制定完善了《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标准》,在全市广泛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要求各创建学校要“成立一个依法治校领导小组、聘请一名法治副校长、学习一部法律法规、建有一个法治宣传栏”,努力将青少年法治宣传落实到每一所学校,切实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为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奠定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

  组建过硬队伍。市司法局会同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抽调精兵强将,为全市1700余所中小学校配备了法治副校长。分级分片组织培训法治副校长3142人次。结合“宪法晨读”、“开学第一课”和“禁毒进校园”等主题活动,开展“法治副校长进校园”宣讲活动1600余次,53万余名学生受教育。

  强化阵地建设。在市民防科普馆建立了六安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内设青少年法治教育展厅,运用场馆内声、光、电等先进设施宣传宪法、未成年人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禁毒法等法律法规。利用六安普法微信、六安普法新浪、腾讯微博、六安普法网“三微一站”新媒体平台发布未成年人保护案例、法律法规解读等相关知识。“七五”普法以来,全市依托青少年宫、文化馆等场所建立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26个、法治广场(公园)162个,组织开展法治报告会、演讲、竞赛等活动564次,20余万名青少年学生接受普法教育。

  创新活动形式。紧密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结合法治宣传教育,全面启动六安市“法治戏曲进校园”活动。从学校教育实际及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出发,通过相声、小品、戏曲等形式开展普法宣传,实现了法治教育与戏曲传承、经典内容与鲜活形式的有机结合。2017年以来,每年组织开展暑期大学生法治实践活动和“为了青少年拒绝第一口毒品”大型公开课进校园活动,全市33万余名学生踊跃参加收看。

 

 选择年月
<2018年7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放管服”改革服务民生⊙图⊙励志电影传播社会正能量⊙裕安区民生工程稳步推进⊙走访慰问困难退伍军人⊙六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力资源市场招聘信息⊙便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