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无言写春秋——6位名师赴梅山路东城校区支教侧记
王炬平 文/图

他们是一群平凡的老师,每天来回奔波于支教那“三尺讲台”,周而复始描绘着“两点一线”;他们是一群不平凡的老师,为了教育事业,辛勤地耕耘着,从不叫苦,无怨无悔。他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上有父母,下有子女,肩上都肩负着一副沉甸甸的担子;他们都有一所美好的学校,名校、名师等诸多花环可以让他们无限放大。然而,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他们踏上了发展梅山路小学东城校区的新征程。他们的名字是江世国、栾宜成、张祎、车福俊、杨光琼、韩晓丽,分别来自于梅山路小学和皖西路小学。
树阴照水爱晴柔
梅山路小学东城校区的前身是三十铺镇军民小学,原校区隶属三十铺镇村级小学,随着六安集中示范园区的发展壮大,地处示范园核心区的老校区军民小学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2017年9月,梅山路小学东城校区落成开课。然而,此时新学校最缺乏的是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我们的热心于教育事业的积极分子,江世国、栾宜成、张祎三位同志分别是梅山路小学教导主任、学校总务主任和办公室主任,当得知本部东城校区需要支援时,他们感到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又是本部工作多年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更感到责无旁贷。于是,他们主动请缨,知难而上。
知名特级教师车福俊老师是语文教学专家,杨光琼、韩晓丽老师分别是六安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和英语教学骨干教师。带着一颗赤城之心,怀着一份美好梦想,为了梅山路小学东城校区的教学发展,他们服从领导号召,立即放下身边工作,毅然走进东校区大门。
新校开学前,在江世国主任的带领下,六名支教老师提前住进学校,一方面与东校区老师们促膝谈心,友好交流;一方面为新校开学工作安排献计献策。他们不怕吃苦,深入教学第一线,真抓实干,甘于奉献。为了使支教真正落实到位,六位支教老师每人承担一门教学主课,以实际行动诠释“支教”二字的内涵。“树阴照水爱晴柔”,支教给梅山路小学东城校区带来了春天。深度融合,实现了教育教学新跨越。
粉笔无言写春秋
现在农村小学最需要补给的是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良好的教学方法。梅山路小学东城校区规模已成,前景看好。他们清醒地认识到,改变教师教学观,提升教师教学素养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关键。
开学第一天,学校教室里的座位上端坐着一群特殊的学生,给老师们上培训课的是安徽省特级教师车福俊老师。车老师学养深厚,教学理念前卫,有丰富的语文教学经验。
培训中,他就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和一年级语文统编教材,作了精细而又精准的讲解。车老师的培训言简意赅而不拖沓,理念的灌输深入浅出又有哲理。老师们听后顿觉豁然开朗,受益匪浅。名师效应的引领更能打造出教学名校,支教的老师大都是六安市王先如名师工作室成员。
去年10月31日,在江世国和张祎两主任精心安排下,六安市小学语文、数学两大名师工作室送教活动在该校成功举办,来自全区各小学共165人参加活动。名师引进门,不仅扩大了该校知名度,还对老师们教学素养的提升有了更有力的推进。
一年来,六位老师分布在各个年级的工作岗位上,从幼儿大班到中高年级,每个班级都有他们的身影;从语文、数学到英语、音乐、美术延伸到各个科目。平时他们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孩子们在他们的熏陶下,爱上了学习,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平易近人,该校老师在教学上遇到难题,都喜欢去请教他们。
一个多学期过去了,大家听了支教老师们很多次公开课。“粉笔无言写春秋”,支教让梅山路小学东城校区的学生们得到了丰厚的知识;传经送宝,老师们的教育教学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
化作春泥更护花
支教的六位老师不仅有良好的教学素养,还有强烈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总务主任栾宜成老师做总务工作多年,并精通水电、网络等各项教学设施的维护和维修。
去年冬天,气温骤降,学校各处水管爆裂,电网受损严重。为了学生们能安心学习,栾主任二话没说,出面进行维修排查。天寒地冻,他手冻僵了,把手送到怀里温暖一下接着再干,问题不解决绝不收兵。虽然栾主任在东校区支教,但是本部后勤工作一时也离不开他。他经常是白天上课,放学就返回本部继续工作,有时夜以继日。
三位女教师精心支教,更是“巾帼不让须眉”。张祎和杨光琼两位老师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专家,来到东校区后,他们两位分别接受了一年级两个班级语文教学工作。
尽管是教学专家,但是面对部编版新教材,她俩在备课中都非常认真,经常相互交流,共谋新的教学方法。在不断推出新课堂的同时,针对农村学生家庭特点,她们一改城市化教学方式,恰到好处地打造出“城乡结合”式教学模式。特别在贫困户子女、留守儿童和学困生的教育上,她们更是不遗余力,给予特殊照顾。一年级学生的家长们每当提起两位语文老师都是感激不尽、啧啧称赞。
韩晓丽老师是来自于皖西路小学的一名青年老师,她家住六安西南端,距离该校有二十多公里,每天上学都要转两次公交车。刮风下雨,酷暑寒冬,她都按时到校,从没迟到过。韩老师天资聪颖且活泼可爱,学生们都喜欢她上的英语课和音乐课。
“化作春泥更护花”,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韩老师的孩子刚进幼儿园,为了工作,她只好把孩子寄托给父母。栾主任、杨老师两家的孩子还在中学读书,这个时候最需要家长陪伴。乐此不疲,他们这种忘我牺牲精神打动了学生家长,让所有的老师为之感动。
万紫千红总是春
转眼间,6位支教专家老师在梅山路小学东城校区工作一年了。一年中,该校在教学管理上和教学质量上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江世国主任的引领下,该校校长王传青深受启发,在教育教学上大力改革,把本部先进的教学理念引进学校。勇于创新,锐利进取。坚持以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为本,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彰显个性”的办学理念。
学校改变过去惯用以考试兴校的错误教学理念,变多项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素养来建设新校园。尤其是改变传统农村小学落后办学模式,借“他山之石”,以城乡结合的先进教学理念,不断地发展新的模式教学。
在支教老师们的推动下,东校区先后开展了多项活动,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在张祎主任的邀请下,梅山路小学鼓乐队莅临东校区,为东校区的开学典礼奏出了新的乐章。在江世国主任的主持下,学校举办了首届“经典诵读”大会,还有“大课间活动”跑步曲的合成,“六一”文化节组织与开展,乒乓球、写字兴趣班的建立,等等。各项活动在梅山路小学东城校区像雨后春笋一样蓬勃开展,孩子们在活动中茁壮成长。
现如今,该校已成功申办“阳光体育校园”和“平安校园”,“智能化校园”已投入使用。在该校读书的学生家长们高兴地说:我们虽然地处农村,但是孩子们在这里读书却享受着城市学校的优厚待遇,感谢支教老师,他们是孩子们的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