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长版”三伏天 你可能需要一剂三伏贴

  本报记者 李珊珊 文/图

  冬病夏治正当时

六版72000044.jpg

六版72000045.jpg

  7月17日上午8时许,市中医院门诊大厅一派“热闹”场景。当天,该院第二届“三伏”养生节活动开幕,近千名市民赶到医院争敷三伏“头一贴”。

  67岁的奚秀珍老人是第三年来贴三伏贴了。“年纪大了身体也散了,尤其是我这腰疼和关节炎,经常腰以下都是冰凉的,怕冷,连夏天都必须戴上护膝保暖。”老人告诉记者,“都说三伏贴不错,我是半信半疑来的,结果效果蛮好,今年是第三年了。”检查后,医生在他的内膝眼穴、外膝眼穴、足三里、腰阳关、肾俞穴和肝俞穴处分别贴上了硬币大小的敷贴。

  现场,在排队的人群中,除了老年人,还有不少孩子也跟着家长来贴敷。“孩子以前经常感冒,贴了两次之后好多了,今年再来加强一下。”33岁的张薇笑称,“贴一贴,不打针吃药,孩子很容易接受。”

  “随着‘治未病’观念的普及,了解并选择冬病夏治疗法的人逐年递增。以前,来贴三伏贴的多是老年人,近年来,随着适宜人群的日益增多,孩子和年轻人也逐渐成为冬病夏治的重点人群。”从市中医院康复科反馈的信息来看,仅入伏首日,就有千余人进行了贴敷,后续还在进行中。

  适宜多种慢性病

  “三伏贴是冬病夏治的典型疗法之一,从中医理论上来说,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这个时候人体阳气最旺,气血充盈,经脉之气流畅,穴位敏感,是治疗慢性、顽固性疾病的最佳时机。”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安徽省首批名中医梁昌年接受采访时表示,三伏贴主要根据不同病症,辨证选用具有温经通络、益气助阳的药物,贴敷到人体特定的穴位,通过调理脏腑发挥平衡阴阳、畅通气血的功能,从而使一些冬天易发的,或是冬天容易加重的疾病得以减轻发作乃至不再发病。

  “别看这一片三伏贴只有硬币大小,它浓缩了十余味药材的药性,药材都是经过严格审批和严格检查的,根据不同个体进行辩证施治。”梁昌年介绍说,目前该院所接纳的冬病夏治病种主要以呼吸系统疾病、风湿骨病、消化系统疾病、妇产科疾病为主要类型。另外,四肢不温、畏寒怕冷、体质虚弱、抵抗力低下的人群也可通过贴敷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敷贴有禁忌勿跟风

  “三伏贴疗效明显,但并不是人人皆宜。”梁昌年指出,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质以及所患疾病的不同对症下药,不同患者药膏配制不同,贴敷的穴位也不同。根据个体差异耐受性不同,贴敷时间长短也有所变化。另外,三伏贴对于体质偏虚偏寒的患者效果明显,如果是温热病邪引起的热性疾病、感染的发热期,以及易于口舌生疮的内火较重者,用之无用甚至可能加重病情。因此,想靠三伏贴治病,最好还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施治,切勿盲目跟风。

  “还有一些患者冬病夏治后一见疗效,就马上停止治疗,这并不科学。”梁昌年表示,冬病夏治是一个综合性治疗过程,并不能立竿见影,对于很多顽固性冬病,只有坚持按疗程治疗,一般至少要贴够3年-5年,才能达到长期明显效果。

  三伏贴针对2岁以上儿童及成年人。贴敷时间:成人2小时左右;儿童0.5-1小时。孕妇、1岁以下儿童、敷贴局部有破损者不宜敷贴。此外,疾病发作期如在发烧、咳嗽等也不宜敷贴。

  贴敷期间忌生冷、辛辣、油腻食物,忌海鲜、牛羊肉、豆制品等发物,避免电风扇直吹或进入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间;贴完当天不要冲凉水澡,宜用温水进行擦浴,保持皮肤干燥。贴药后,若局部出现麻木、温、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是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大多可以忍受。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到医院处理。

  今年三伏总共40天,初伏时间7月17日——7月26日;中伏时间7月27日——8月15日;末伏时间8月16日——8月25日。头伏、中伏、末伏当天的敷贴效果最佳,若错过头伏,可从中伏贴起,完成三贴。此外,整个“三伏”期间间隔7-10天任选三个节点敷贴,也是可行的。

 

 选择年月
<2018年7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加长版”三伏天 你可能需要一剂三伏贴⊙图⊙卫计系统党员干部上廉政党课⊙多措推进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我市首批6个专科联盟成立⊙瞻仰花凉亭⊙瞬间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