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丘之下 生命至上

  (上接一版)

  “我们是山区县,每年都按照转移撤退重点,分别开展山洪易发区、畈区低洼地带人员转移撤退以及水上抢险等演练。今年汛前,全省山洪灾害防御演练在我们县里举办,模拟山洪灾害应对情况,及时发布预警、组织转移、应急救援,适时对危险区内群众进行有序撤离和安置,锻炼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霍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朱家洪告诉记者,“我们发放了5000多份山洪灾害预防宣传册,在山洪灾害防治重点村设置山洪防御宣传牌、山洪防治警示牌各85个,在山洪易发河流设置大理石洪痕碑17处,就是为了让群众掌握山洪灾害防御常识,熟悉预警信号和转移路线。假如山洪袭来,怎么避,往哪儿跑,大人小孩都知道。”

  山洪袭来前,发出的预警信息来自哪里?根据什么判断和发送?记者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中找到了答案,当水量、水位超过临界值可能会发生灾情时,系统就会通过预警提醒防办人员加强监控,并及时将监控信息、雨水情信息、汛情会商结果通过电话、短信平台、微信群等多种方式通知到相关乡镇、村和包保责任人、水库管理人员,再由各相关责任人按照预案进行人员转移和抢险安排。

  为提升山洪灾害防御水平、减轻灾害损失,我市建立了山洪灾害防御网格化责任体系,实行定点包保,层层包组到户,将组内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区域分成网格,确定网格内受灾害威胁的农户名单,每个网格落实一名镇村包保责任人和一名巡查预警人员,包保人与包保对象建立通信联系,制订预警、撤离、救援、抢险方案,建立县、乡、村、户“四位一体”的高效联动防范体系。

  如今,每个山洪灾害防治县下辖的村,都落实了预警信息员或责任人。从县里山洪预警平台发出的预警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他们的手机上后,他们会马上通过广播、鸣锣、手摇报警器等通知到每一个当地群众,一个都不能少。

  撑起“生命的保护伞”

  我市位于大别山主脉北坡,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区面积约807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2%。涉及我市金寨、霍山、舒城、裕安、金安5个县区65个乡镇687个行政村,总人口112.5万人。由于大别山区山高河陡,河谷纵横,山洪灾害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的损害和威胁,山洪灾害历来是我市防治任务最为艰巨的自然灾害之一。

  为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市先后在5个县区开展了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通过几年努力,如今,这些项目正在发挥着作用,为山区群众的生命安全设置起山洪警戒线,当地百姓形象地称之为“生命的保护伞”。

  市水利局副局长、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吕德志向记者介绍,近年来,我市为了防御山洪灾害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信息监测预报预警,累计投资5430万元,初步建成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自动水位雨量站58处、自动雨量站29处、自动水位站67处、简易雨量报警器238处、无线预警广播322套、人工预警设备723套。进一步强化宣传及培训演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网格长宣传教育作用,不断提高广大群众主动防范、依法防灾的自觉性,增强人们的自救意识和自救能力。“同时,我们也做好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制体系的落实,编制了市、县、乡、村四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建立健全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制,真正做到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据统计,全市按照预案组织群众撤离累计有10.2万余人。”

 选择年月
<2018年7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山丘之下 生命至上⊙明确目标 突出重点全力推进创建工作⊙夏季泳池,你可以放心畅游吗⊙便民资讯⊙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