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色制造”迈向“制造绿色”——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高质量发展侧记
本报记者 储勇 通讯员 翁巾娇
7月13日,记者走进位于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寿春东路的六安中财管道科技有限公司,在PPR管材生产车间,看到一帮技术人员正在对生产线进行“升级”。公司设备部经理杨保欣说,此次“升级”的内容是实施高速螺杆技术改造。“目的是提产降耗,将普通螺杆更换为高效螺杆后,生产线牵引速度和主机转速都会提升,我们测算了一下,每条生产线产能将提升2.5%,能耗会降低达14.5%,这样一来,每条生产线每年可节约3.5万元,公司85条生产线每年节约达300万元。”
加大技改创新力度,降低能耗提升效益,向着“绿色制造”迈进,六安中财管道科技有限公司自2014年成立以来就已经明确这一发展理念。在园区的推动下,该企业2016年实施变频技术改造项目,每年可节约电费金额约200万元;2017年实施的集中真空项目,每年减少能耗与人工费用约210万元。尝到了“绿色制造”带来的甜头,中财管道因此“乐此不疲”。
绿色制造是一种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益的现代化制造模式。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工业发展粗放模式被诟病,而绿色制造成为了转型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近年来,在我市绿色发展的“旗帜”指引下,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将“绿色制造”作为助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突出节能降耗,推动企业技术革新,引领企业绿色发展,让“绿色制造”加速融入园区产业的“血液”中。
据该区经贸科技局工作人员介绍,在推进企业节能降耗方面,通过积极推动区内中小企业与安徽科达售电有限公司开展配售电业务对接,自2017年以来,已直接降低企业用电成本超过500万元。推进安徽蓝天盈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为区内企业提供优质价廉的供热服务,目前区内已有18家工业企业享受供热服务,自集中供热项目投运一年以来,累计为开发区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为34776kg,减少氮氧化物排放37094kg,减少烟尘排放8114kg。
记者了解到,在此同时,该区还积极利用政策项目申报,如推荐安徽登克尔旅游用品有限公司申报省级、国家级绿色工厂;推荐安徽江机重型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瀚海新材料有限公司申报市级绿色示范工业企业;推荐六安市微特电机有限责任公司申报市级绿色制造工程项目……让企业从中获取相应的扶持奖金,从而提高企业开展绿色制造的积极性。
六安索伊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今年被该区推荐增补申报国家绿色设计产品(家用电冰箱类)。作为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家“老牌”企业,索伊电器主营产品有冰箱、空调、冷柜等家电产品。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近年来,在该区引导支持下,公司把推动“绿色制造”融入企业发展,加大资金投入,改造落后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向着节能降耗、提质增效的“绿色发展”道路不断迈进。
“这些年总体研发投入近1亿元,仅上半年的投入已超过了700万元。”索伊电器副总刘勇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先后开发出多冷藏室冰箱的精确控温系统、新型风冷冰箱风道结构等技术,既大幅降低了产品能耗,又提高了产品的能效等级。“上半年公司的冰箱产品单台制造能耗达到17.34KWH(含辅助),这比去年上半年降低了13%以上。目前我们80%以上冰箱和冷柜产品均达到了二级以上能效水平,产品市场受欢迎程度明显提升。”
在被申报为2017年度市级绿色工厂的基础上,今年九仙尊霍山石斛股份有限公司又被该区推荐申报为2018年安徽省绿色工厂。该公司负责人戴亚峰表示,这源于近年来对“绿色制造”模式的不懈探索。“近年来,我们做的最多的就是对节能工艺的改进。例如在提取工艺上,我们采用低温萃取方法,降低了生产能耗、缩短提取时间,还提高了有效成份溶出率,避免了高温对产品有效成份的损害,使霍山石斛的多糖等有效成份溶出率提升10%。”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