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影院”不能成为监管盲区

  戴先任

  据《法制日报》报道,近年来,去私人影院观影在一些地方成为一种时尚,“私人影院”成为互联网经济下的一种新业态。“私人影院”或落座于高大上的商业中心,或藏身于一些居民小区里,以一种野蛮生长的姿态进入公众视野。

  相对于传统电影院,“私人影院”能给消费者提供更为私密的空间,观众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观看的影片,能为观众提供个性化的定制,能够满足观众的差异化观影需求、观影体验,这让“私人影院”受到不少年轻人的追捧,渐渐风靡开来。

  但是,目前很多“私人影院” 却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消防隐患,很多“私人影院”藏身居民住宅,这一则是为了租金便宜,二则是为了避开绝大部分检查,但这让“私人影院”在治安与消防方面存在巨大隐患。这些藏身居民住宅的“私人影院”更容易逃避监管,让其失于监管,更让他们肆无忌惮,安全隐患也就会变得更加严重。在有的“私人影院”,顾客不需要身份证就可以观看影片甚至可以在里面过夜,播放的很多影片没有版权,还有不少充满暴力、色情的电影,以低俗作为噱头来吸引消费者。

  对此,上海市黄浦区率先出台《关于加强点播影院、点播院线管理实施办法》,提出了七条规范性管理意见,对“私人影院”乱象予以遏制。根据该“实施办法”,“私人影院”需要提交营业执照、消防安全合格证明、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等与从事点播影院或点播院线经营活动相关的必备材料。同时,相关部门表示,“私人影院”除满足工商、消防、公共场所卫生等条件外,还必须取得所属地派出所备案受理证明,且播放正版影片。

  “私人影院”不能成了监管盲区,不能成了法外之地。任由“私人影院”野蛮生长,不仅侵犯了正版电影的知识产权,也侵犯了广大观众的权益,还带来了诸如治安、消防等方面的风险,危害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安全。“私人影院”播放“大尺度”的暴力、色情等影片,还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导向,对青少年造成负面引导。上海黄浦区的做法就值得各地借鉴。“私人影院”乱象正是监管不力所致,“缺啥补啥”,对此,亟待各地监管部门发力、发好力,加强对“私人影院”的审核与监管。

  对于“私人影院”乱象,亟待予以遏制。进而言之,对于新兴业态,不能管得过严,扼杀社会创新的动力,但也不能放任自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要能依法治理,要能给新兴业态足够的生长空间,也要能引导新兴业态健康发展,让新兴业态助力社会发展进步,也为公众的幸福生活出一份力。 据《北京青年报》

 

 选择年月
<2018年7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王青士:革命一定会成功⊙南京开放防空洞供市民纳凉⊙夏季被蛇咬伤多发专家提醒群众警惕“蛇出没”⊙成都推进“不见面”政务服务⊙田径世界杯首日谢震业200米夺冠⊙微信转账转错人法院判令收款者退钱⊙“私人影院”不能成为监管盲区⊙团伙利用微信群赌球敛财警方提示远离网络赌球⊙安徽破获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北京公园引入“虫医生”保护古树⊙北京保监局提醒消费者暑期出境游应选择适当险种⊙乐享缤纷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