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戒失信老赖也应注意火力限度

  史洪举

  今年高考,浙江温州苍南饶先生的儿子发挥出色,考上北京某知名大学。正当一家人沉浸在喜悦之中,该学校来电说可能无法录取。原因是,饶先生欠银行贷款不还,进入执行程序至今尚未执结,去年7月他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眼看儿子多年努力化为泡影,饶先生马上联系银行,分分钟还清欠款。(7月12日澎湃新闻)

  应该说,在建设法治社会和诚信社会的今天,人人都对欠钱不还的老赖嗤之以鼻。对老赖施加必要的惩戒和限制措施不仅正当,而且必要。这是维护社会正常运转的关键措施,否则就会助长背信弃义的不良社会风气,增大交易和交往风险。因此,任何能惩戒、限制老赖的措施都应及时加以运用,但也不能忽视边界,尤其不能对老赖亲属施加“株连”式惩戒。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以及最高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人民法院有权限制失信被执行人以其财产支付子女入学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该限制措施并不侵犯老赖子女的受教育权。接受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是每个公民应受保护的权利,政府部门也为公民提供收费较低的公立教育服务。在此背景下,如果一个人欠债不还却花费高昂代价让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显然不合情理,也有违社会公德。

  但应否限制老赖子女就读高等院校,则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说,高等教育并非义务教育那样属于普及教育。就读高等院校的学生往往已经成年,根据婚姻法相关规定,父母已无承担其高等教育阶段学费和生活费的法定义务,虽然现实中,很多人都爱子心切,无条件供应子女就读。

  同时另一方面,现代社会讲究人格独立,父母和子女也是相互独立的社会个体,惩戒犯错父母的同时,不宜株连并无过错的子女。现实中,罪犯的子女也享有接受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资格。而且,考上高等院校往往凭借的是子女努力,而非父母财力。此时,就更不该因父母的老赖行为而剥夺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资格。

  因而,在老赖子女就读普通高等院校及非高收费私立高等院校方面,理当在限制老赖权利和不殃及其子女方面做好平衡。较为稳妥的办法就是不宜武断地剥夺子女的相应权利,而是严格地限制老赖的高消费和高额支出。具体到类似事件中,完全可以对老赖子女就读高等院校不加干预,但禁止其老赖父母承担学费和生活费。如前所述,父母已无承担子女高等教育的法定义务,其一旦支付子女高额支出却依然赖账不还,就该视为老赖,依法惩戒。

  值得注意的是,此事件中,饶先生得知其儿子就读大学可能受阻后,立刻还清了赖账多年的债务,而之前,执行法官多次执行未见效果。可见,这位饶先生是典型的欠账不还的老赖,理当对其施加惩戒。

  这也提醒相关部门,对欠账不还的老赖,在不株连其家人的前提下,还应进一步提供提高执行力度和惩戒力度。充分运用技术手段,实行多部门、多行业、多手段、全领域、全方位协同配合,联合惩戒。限制老赖隐匿、转移财产,限制老赖超出日常的消费行为。进而有效挤压其活动空间,让诚实守信、敬畏法律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为。

 

 选择年月
<2018年7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六旬老党员智救两名落水者⊙器乐声声曲悠扬⊙六安开发区聚焦“五度”推动高质量发展⊙惩戒失信老赖也应注意火力限度⊙徽商银行六安分行小企业金融之“易税贷”业务⊙全市442个贫困村内较大自然村全部通水泥路⊙金安区整治校园及周边“五毛食品”⊙毛坦厂镇为村“两委”换届选举清风护航⊙缕缕清凉送交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