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好乡风——霍山县整治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工作侧记

  本报特约通讯员 张金柱

  “去年全村7个孩子考取大学,没有一户举办升学宴。今年有13个考上了大学,目前也都没办升学宴,也不准备办。”7月10日,在谈到村里的移风易俗工作时,霍山县漫水河镇新铺沟村党支部书记吴绍中颇感欣慰。

  近年来,霍山县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大力整治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为重点,倡导文明节俭、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推动乡村振兴,成效较为显著。

  “过去人们常说,头顶锅儿卖,人情大似债。这些年,经济发展了,百姓有钱了,但人情风却水涨船高、愈演愈烈。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很多人会因此而返贫。”在谈到人情风的危害时,吴绍中说。

  村看村,户看户,扭转风气关键是干部。“在平时闲谈时了解到,其实群众对大操大办意见很大、非常反感,都觉得需要来个急刹车。但真要干起来,开好风气之先河,谁也不愿带头。”

  “2014年9月,当时还是村支书的陈进彬的儿子结婚,远近亲朋都来祝贺,张罗了16桌饭,散了喜烟喜糖。但就是没再像以往一样设账房记账。当场向群众承诺:不收一分钱的礼金。今后谁家有红白喜事,只去帮忙,不去人情。”

  村支书开了好头,大家争相效仿。村妇干马翠琼儿子考上大学没再办升学酒;村文书陈本林搬新家,只请帮忙的人吃饭喝酒,没收任何礼金;村民李卫东迁新居没惊动任何村民……“整个安置点48户搬新家,没有一户办喜宴收人情的。”吴绍中说。

  “在了解到新铺沟村的新气象后,我们马上组织开展了调研,给予充分肯定,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县移风易俗工作的实施意见》,由点到面,推而广之,从制度层面上把好关口、扎紧笼子,确保常态化、长效化。”该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陈林说。

  为了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深入持久开展,该县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介加大宣传力度,突出“四倡四反”,同时要求各村建立“一约四会”,指导各村因地制宜,完善村规民约,让“微规章”成为约束群众大操大办的“硬杠杠”,通过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推动移风易俗“软任务”变成“硬约束”。

  “我搬新家跟王益民、何家明等五户联手互相帮忙,都不办喜酒。我儿子考取大学也没请人喝升学酒。对象已经谈好,马上就要成家,我和老伴一再鼓励他们去旅行结婚,不邀请亲朋好友。”新铺沟村红白理事会会长王遇春爽快地说。

  “老王为人热心肠、乐善好施,人际关系广,搁在从前,办个喜酒至少也得40桌,收个七八万块钱不成问题。”当地村民李勇说。“连老王都不搞大操大办了,我们还有啥说的!”

  “霍山县还制定了《关于规范全县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规定》,要求党员干部带头签订《承诺书》,在移风易俗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倡导厉行节约。今后还要加大农村文化乐园、乡村少年宫、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建设,让广大基层群众有所乐、有所学,持续推动社会风气向好向善。”在谈到下一步打算时,陈林说。

 

 选择年月
<2018年7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移风易俗好乡风——霍山县整治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工作侧记⊙激扬青春梦 备战省运会⊙我市创排“红色六安”题材剧⊙王胜到裕安区开展接待代表日活动⊙市区将施划1200余个机动车位⊙孙云飞主持召开市委中心组(扩大)暨“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学习会时强调⊙孙云飞在舒城霍山调研时强调着力夯实基层组织保障⊙六安一中茅以升铜像揭幕仪式举行 ⊙叶露中在市税务部门调研时强调提高政治站位 深化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