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订制”与“造血”扶贫——霍邱行蓄洪区贫困劳动者端上“金饭碗”

  本报记者 张静 通讯员 张晓芳

  小麦播种与施肥、水稻种子处理、水稻病虫害防治……7月初,在霍邱县城西湖乡技能脱贫班上,揣着就业技能脱贫培训通知书的农民陈玉荣,第一次听到专家系统讲解的关于小麦、水稻的种植理论知识,后期还将在示范基地参加实践教学,成为懂理论、有经验的技能型农民。

  日前,由省人社厅、省扶贫办、市政府共同主办的行蓄洪区贫困劳动者定向招工招聘活动在城西湖乡举办,现场为部分贫困劳动者发放了技能培训、县内企业上岗,以及居家就业补助、辅助性岗位等上岗通知书。同时,来自合肥、芜湖、六安等地的62户企业现场提供了2100余个就业岗位,举办了县内就业岗位定向招工、人力资源公司公益性岗位精准对接等专场招聘会,共同助力行蓄洪区贫困劳动者就业脱贫。

  目前我省共有行蓄洪区21处,我市霍邱行蓄洪区为流域防洪保安大局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受其功能定位限制,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生活条件差等突出问题,属典型的较深度贫困地区。如何改变行蓄洪区贫困劳动者的生活现状,帮扶他们尽早脱贫呢?省人社厅通过摸底调查,详细了解贫困劳动者就业愿望、岗位需求、培训需求等,从“就业”出发帮贫困家庭“扶志”、“造血”,提供更多、更好的培训和就业方式,帮扶贫困人口自食其力增加收入来源。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个招聘活动中的用工岗位和技能培训项目都是各级人社部门走进企业协调订制的,同时人社部门还到行蓄洪区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者家中进行了岗位推荐、就业指导。“行蓄洪区贫困劳动者定向招工招聘‘量身订制’的招聘会,是省人社厅创新推出的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探索利用人力资源公司对行蓄洪区贫困劳动者进行兜底实现就业的新途径。”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企业工资与岗位补贴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了行蓄洪区贫困劳动者到企业上岗后每月工资不低于2000元。

  城西湖乡新河村初中毕业的刘振瀚就是享受这场“量身订制”招聘成果的劳动者之一。7月初,刘振瀚带着县内企业上岗通知书来到了位于县城的六安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上班,成为蓝领,有了稳定的工资收入。记者了解到,六安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此次招聘中放宽了用工年龄限制和学历要求,为23名劳动者提供了合适岗位。

  根据水利部门行蓄洪区鉴定标准,霍邱县境内有城西湖、城东湖、姜唐湖三大行蓄洪区,涉及22个乡镇6.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该县人社局工作人员通过走访摸底了解到,16-59周岁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18350人,有5474人已就业,有就业意愿836人。省、市、县人社部门通过“送培训”、“送参观”、“送劳务”,为有技能培训需求的贫困劳动者提供各类就业培训,为有外出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者免费提供参观企业机会,指导开发辅助性岗位和居家就业岗位。“本次共开发安排辅助性岗位15人,居家就业岗位9人,公益性岗位15人,县内企业就业25人。”霍邱县人社局副局长戴泽朴介绍道,即将对行蓄洪区300多名贫困劳动者完成各项培训,争取最大限度地促进行蓄洪区贫困劳动者更快、更好地实现就业。

 

 选择年月
<2018年7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三大革命”齐发力 美丽乡村提颜值⊙创新研发产品走俏⊙“私人订制”与“造血”扶贫——霍邱行蓄洪区贫困劳动者端上“金饭碗”⊙市政协召开党组会议⊙我市组织开展“老区精神集中学习宣传季”活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 六安赛区复赛启动⊙上半年全市房地产市场基本稳定⊙长岭中心小学篮球队晋级姚基金全国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