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救援“通途”变“堵途”

  宋燕

  近日,一起“救护车被困小区,病人中途死亡”事件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武汉一小区业主清早突发疾病,救护车接到病人后却因道路拐角处乱停放无法调头,被困小区约15分钟,而病人也在送医途中停止呼吸,一条鲜活的生命就此陨落。

  这并不是个例。现实生活中,因小区乱停车挡道、消防道拥堵、高速应急车道被占用等影响救援而发生的悲剧不胜枚举。这不禁令人扼腕沉思,本该畅通无阻的救援通道,为何反而阻碍生命救援,使得“通途”变“堵途”?

  究其原因,个别市民为一己私利非法乱用救援通道、将个人利益置于公共利益至上是关键。目前,我国对于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等车辆通行行为均有明确处罚规定,一些地方还出台了配套办法,但不少人仍存在侥幸心理,认为短暂停车不会产生严重后果。这种心态必须摒弃。为生命让道,为救援腾出时间是对生命最起码的尊重和敬畏,也是每一位市民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应成为社会共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乱停乱放的车主不妨换位思考,如果需要救援的是自己的亲人或者失火的是自家的房子,是否还会堵塞救援通道?

  让“救援通途”真正顺畅不仅要提高公众文明素质和生命安全意识,还需制度护航。政府职能部门要从制度层面完善细化相关法律法规,强执法,严监管。切实发挥法律的威慑作用,增加搜集证据的方式和途径,提升漠视法规、拒不避让者的违法成本,让阻碍救援通道者受到应有的严厉处罚。

  在我国车辆保有量高速增长的现状下,要从根本上解决救援通道“通途”变“堵途”难题,还应着眼长远,提前科学规划道路和车位设计,为公共道路和小区规划保留一定的超前空间,才能有效减少救急受阻悲剧的发生。

 

 选择年月
<2018年7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市非公有制经济党群服务中心揭牌⊙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硬仗⊙金安举办第三届荷花旅游文化节⊙裕安丰富辖区公路文化内涵⊙志愿服务“荷”你有约⊙“神医”诈骗老妇缘何频频得手——一起诈骗案引发的深思⊙健康检查进农家⊙金安建立“3+x”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莫让救援“通途”变“堵途”⊙太平畈乡小额信贷助贫困户增收⊙恋爱受阻女子轻生警医接力上演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