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曦
6月27日晚上7时,暮色降临,金安区横塘岗乡九里冲村党群服务中心却灯火通明。很多村民吃过晚饭后特意赶来,不想错过第一次课程。当天晚上,我市首所以扶贫为目的的农民夜校——九里冲村“农民夜校”正式开班授课。
记者在现场看到,六月底的傍晚室内比较闷热,但夜校课堂里60多个座位依旧坐得满满当当。“首先,请授课老师上台,颁发农民夜校选聘教师证书。”来自全乡6位种植大户、“田秀才”、乡干部、致富能手从“校方”手中领取了聘书,农民夜校的第一堂课就此开讲。
扶贫“农民夜校”开学第一课讲的是啥?“贫困户是怎样建档立卡的?这里面有一整套识别系统,农户申请贫困户应该有以下几个程序……”“党和政府为什么做好乡村振兴工作?乡村振兴对咱们有什么好处大家知道吗?”在现场,几位选聘教师结合工作经验,就扶贫相关政策和乡村振兴等与农民切身相关的知识点展开授课。在场农户认真听讲,有的还拿起纸笔记起了笔记。“现在真是太好了,咱们农民需要什么,他们就教什么,真是太实用了!我还准备让他们教教我怎么上网用电脑。”现场一位农户高兴地对记者说道。
“农民夜校”这个上世纪农村一度最火热的名词,如今已经很少耳闻。横塘岗乡扶贫工作站站长徐明河也是选聘教师之一,他对记者介绍,农村农户居住分散,信息相对闭塞,对国家政策理解不透彻,缺乏科学种植养殖技术,他们急需一个获取知识信息、脱贫致富的平台。
如今,“夜校”再次来到视线内。记者了解到,现在办的“农民夜校”较以前最大的区别在于目标明晰:助农脱贫。扶贫先扶智,让农户了解国家法规政策,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是关键。九里冲村农民夜校校长、村党支部书记梅讯表示,“农民夜校”以拓展新视野、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为目标,为村民普及政策法规、种植养殖技术、农村电商、医疗保险、地质灾害防御等知识,真正激发“造血”功能,达到“授民以渔”的效果。
“办好农民夜校,老百姓不仅能了解到党的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而且能够掌握一定的法律法规知识和科学种养技术,有利于破除等靠要思想,培养一大批脱贫攻坚明白人和勤劳致富带头人,实现‘培育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综合效应。”梅讯说。
“除了要办实教学,我们还要办出自己的特色。”横塘岗乡乡长赵玉明告诉记者,横塘岗乡在严格落实有场地、有标识、有人员、有设备、有师资、有教材、有制度、有活动的标准基础上,根据培训对象和农时农事活动科学安排,采取“5+”方式,即“夜晚+白天、晴天+雨天、固定+流动、集中+分散、定期+不定期”相结合,开设集中课堂、流动课堂、庭院课堂、田间课堂等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授课形式。同时建立网络平台,适时传送政策动态、生产技术等。
“九里冲村‘农民夜校’的开课只是一个开始。”赵玉明介绍,到今年年底,全乡的目标是实现“两个全覆盖”和“五有标准”,“两个全覆盖”即全乡12个村“农民夜校”全覆盖,每村所有农户培训实现全覆盖。“五有标准”,即有场地、有设备、有师资、有制度、有活动。
据了解,至2018年底,横塘岗乡将有4500户农民得到轮训,其中750户贫困户将得到轮训至少2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