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和社区“两委”换届是基层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政策性、法律性、原则性和程序性都很强,市委高度重视村和社区“两委”换届工作,超前谋划安排,认真分析研判,精心做好准备,出台具体措施,全面部署推动。截至目前,全市1409个村完成“一推”,占比77.6%;899个村完成“二推”,占比49.5%。
未雨绸缪,精心准备。换届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必须要早谋划、早排查、早部署,为换届工作全面展开争取时间、赢得主动、奠定基础。今年年初,我市就按照研判全方位、整顿无死角、审计全覆盖的要求,下发《关于做好村和社区“两委”换届有关准备工作的通知》,对换届前准备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组织各地深入调查摸底,对全市1814个村和126个社区逐个分析研判并形成报告。以软弱涣散村和社区党组织整顿为重点,把矛盾问题突出的村和社区,列为换届选举重点村和社区,先整顿再换届,全面整顿全市118个软弱涣散村和6个软弱涣散社区党组织,101个重难点村均已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组,每村包保人员不少于3人。换届前,对审计出现问题或受过党纪政纪处分的,及时劝退不适宜人选,对缺员的村和社区班子,通过公开招聘、后备干部选拔、乡镇选派等方式及时充实人员,共完成708名村干部的调整工作,充实村干部1207人。
高位推动,加强领导。换届工作影响广泛、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必须强化领导责任,加强分类指导,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全省换届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汇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云飞亲自谋划安排换届工作,并对换届工作作出批示。成立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为组长,市委、市人大、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的高规格换届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和4个联系督查组,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对换届工作的督查指导。34名市级领导干部,全部联系指导村和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市级领导干部结合脱贫攻坚、“七一”走访慰问等,深入各自联系的村和社区开展换届工作指导50余次。市委组织部分别与县区委组织部逐个进行座谈,帮助研究和解决问题,建立了市级领导、部门落实、县区推动、乡镇实施的工作推进体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局面。
周密部署,平稳推进。换届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既要保证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依法有序操作,又要把握关键环节、突出工作重点,始终掌握主动权。为此,我市以“两办”文件出台《关于认真做好全市村和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的通知》,对换届人选的资格条件以及换届工作的程序、方法步骤和纪律要求进行了明确。特别是针对贫困村党组织书记的选拔,出台《关于认真制定贫困村党组织书记选配方案的通知》,着力选优配强贫困村党组织带头人。采取以会代训和专题培训的方式,全面实现培训“两个全覆盖”,累计开展培训200余场次,参训12000余人。全面督查联系,从领导组成员中抽调了8名处级干部和12名科级干部成立4个督查组,负责“两委”换届的工作督查和业务指导,对换届程序、纪律采取全程管控,确保不打折扣、不搞变通。截至目前,全市派出督查指导组1274个,开展督查4700余次,实现了督查镇村全覆盖,累计签订换届纪律承诺书7118份。
宣传先行,营造氛围。村和社区“两委”换届关系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历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必须坚持日常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扩大换届工作知晓率,积极营造社会各界关心、重视、支持换届工作的良好氛围。为此,我市创新开展换届工作“宣传周”活动,在《皖西日报》、六安先锋网、中共六安市委组织部微信公众号开设“严肃换届纪律风气”专栏,各县区、乡镇和村广泛利用广播电视、政府网站、远教站点、宣传栏、横幅标语、公告信件、短信微信等平台和载体,全方位宣传换届纪律。利用市委组织部手机短信平台进行点对点宣传,把县区党政班子成员、市县区参与换届工作人员、乡镇党委主要负责人、村和社区党组织书记四类人员纳入精准宣传范畴,实现短信提醒纵深覆盖。依托党建微信群实时宣传换届纪律,每天至少在全市基层党建微信群发布一条换届纪律“微信息”,转载一条换届纪律“微案例”。截至目前,已发送短信13000余条,发布“微信息”40余条,转载“微案例”2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