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储勇 通讯员
金风)6月28日,金安区法院在执行一起被非法占用房产前,联合供电部门对被执行人涉案厂房采取强制停电措施。据悉,这种做法在安徽省尚属首例。
据悉,该案被执行人六安某机械公司拖欠银行借款175万元,在法院生效判决确认后仍拒不履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法院依法查封被执行人抵押的厂房,并进行评估、拍卖。拍卖后,法院向被执行人发出搬迁公告,要求停止经营、限期搬离,但被执行人拒不配合,继续用于办公经营,致使无法清场交付。
6月21日,金安区法院向市供电公司发出中止供电协作执行通知书,决定采取停电措施督促被执行人配合执行。6月28日,执行干警联合供电公司开展强制执行,现场对涉案厂房停止供电。随后,执行干警对非法占用厂房的租户进行了耐心规劝。
据了解,强制停电是我市法院破解清场难题的“新招术”。6月初,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国网六安市供电公司联合出台了《关于对涉案房地产采取中止、恢复供电强制措施的意见》,通过对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被执行人、妨碍法院执行的非法租赁人等涉案房地产、设备等采取中止供电措施,迫使其腾空房屋或者排除妨碍。这一措施既巧妙地避开清场前可能发生的冲突,又能有效督促非法占用人尽快搬迁,可有效破解执行中的“房屋腾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