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品质”成为金字招牌霍山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彭先海
为进一步提升六安市银行业依法经营的自觉性、风险防控的主动性、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动性、改革转型的紧迫性,六安银监分局决定在全省金融机构开展“质量提升年活动”。霍山农商银行积极响应号召围绕提升发展质量,加快发展转型,持续增强服务“三农”、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助力脱贫攻坚的能力,大力开展“质量提升年活动”。
审慎经营 突出“合规”基础
依法合规是银行一切经营开展的前提,霍山农商银行牢固树立和坚持依法合规经营理念,积极加强自查自纠,杜绝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不审慎行为及倾向,努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经营管理中霍山农商银行累计修订完善各项制度316项,及时出台合规体系建设的工作规划和具体任务清单。同时,霍山农商行班子结合中心组学习制度带头学、学文件、学规章,每年组织总部部门对合规政策开展专项培训和学习不少于一次,各网点每年自行组织学习不少于四次,努力营造“人人学法规、人人讲法规、人人守法规”的氛围。
霍山农商银行每季度都由合规与风险管理部和审计稽核部牵头,组织各部门、各支行对各项业务开展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逐户、逐笔分析业务经营合规性、风险管理可靠性等因素,找出违规点和风险点,采取控制措施加以整改,在全行树立依法合规经营理念。
严控质量 突出“风险”关键
在“质量提升年活动”过程中,霍山农商银行着力引导全行员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严守底线、分类施策,稳妥推进、标本兼治,做到基础数据真实、风险底数摸实、防控措施定实、任务责任落实、目标考核抓实,防范和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为进一步防控重点风险,霍山农商行对2017年开展的“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十乱象”、信用风险排查、“两会一层”风控责任落实等专项治理工作开展全面评估,并对照2018年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要点,梳理存在的重点问题,形成“整改-评估-整改”的工作机制,逐渐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努力推进合规文化理念宣导落地、推进重点治理执行落地、推进内控合规机制建设落地,各类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实现安全运营。
提升服务 突出“普惠”原则
作为霍山县的本土银行,霍山农商银行始终秉承“服务三农、服务县域经济”的经营宗旨,不断提高服务地方实体经济能力与水平,推动县域经济稳健发展。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成立霍山农村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委员会,把有限信贷资源投向重点支持领域。2018年以来,霍山农商行充分依托霍山本土优势,大力为特色农业、观光旅游业、中药材种植等霍山特色产业提供信贷支持。
着实开展普惠金融,继续加大金融扶贫力度,2017年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9162万元,占全县投放总量的96%,为贫困人口提供强力的信贷支持;继续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争本年实现涉农贷款净投放2亿元;继续加强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做好“转贷通”“税融通”等深受小微客户欢迎的信贷产品,减费让利,确保小微企业实现“两增两控”。
深入改革 突出“转型”目标
2018年霍山农商银行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推动业务发展多元化、精细化、质量化为目标,加快创建内控好、服务好、效益好的“三好银行”,全面增强公司治理、市场竞争和风险防控“三个能力”,
着力打造“八大工程”—“大力实施党建工程,推进党建再掀新篇章;大力实施改革工程,深化改革再闯新征程;大力实施发展工程,主营指标再攀新高度;大力实施管理工程,风控能力再有新提升;大力实施创新工程,转型发展再蓄新力量;大力实施服务工程,支农支小再收新成效;大力实施人才工程,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大力实施品牌工程,行业形象再添新光彩”,推动霍山农商银行不断走上稳健可持续发展道路。
充分发挥霍山农商银行贴近市场、贴近客户的人缘优势,点多面广、扎根县域的地缘优势和决策链短、反应迅速的效率优势,打造一批具有霍山本土特色的产品和服务,重点打造“金农+”系列产品,如“金农信e付”,“金农.创业贷”,“金农.诚易贷”等产品,大力推广各类特色业务。
今年,霍山农商银行计划结合“金农信e家”体系建设,优化各网点自助机具,大力推广拎包银行,加快网点智能化改造,打造智慧型银行,加快构建“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便民服务”四位一体的智慧金融体系,综合运用各类社会化数据、金融数据等,对外实现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路。
霍山农商银行立足霍山本土,深耕农村金融市场,深化体制改革,加强风险防控,提升服务水平,践行普惠金融,全力打造“高品质”的现代化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