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渠 本报记者 王元军
6月20日,在裕安区江家店镇桂花村“工业园区”,一栋刚建成不久的扶贫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紧张调试纺织机器,为7月1日准时开工而忙碌着。
“我就是本地人,听说村里招商建扶贫车间,我就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在桂花村办厂,既能自己创收,又能为父老乡亲脱贫出把力,感到是一件有价值的事。”该车间负责人马志成介绍道。他从事纺织加工已有年头,以前一直在江苏盛泽做纺织加工生意。去年春节回乡期间,听说邻近桂花村为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平整荒岗搭建车间对外招商,他抓住机遇第一时间签了合同,租赁2000多平方米的一栋车间,一年租金仅12万元。车间建成后,能吸纳70多人就业,其中一大半工人从村里的贫困户中招用,最低每月能有3000元以上收入。
“桂花村属丘岗地带,一直以来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部分岗坡地种植果品等。受地理条件和周围环境的限制,成为该镇辖区内较为贫困的行政村之一。”该村党支部书记车福洲介绍,今年以来,桂花村通过精准核查、精准识别,将通过产业奖补、就业、社保兜底、社会扶贫、光伏电站、健康扶贫等工程,精准扶贫到户,预脱贫126户313人。“一直以来,桂花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没有工业支撑,村里开辟荒岗,建车间选能人,实行精准招商精准扶贫,让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凤还巢,看到我们招商出实招、脱贫攻坚有信心。”驻村扶贫工作队负责人田永胜说,这样一来,既把外出创业的能人招回来了,村里集体经济得到壮大,又解决了70多个贫困户的增收问题。
今年40岁的王传凤是桂花村同星村民组的村民,家里4口人,因文化程度低,发展能力弱,是村里的贫困户。听说家门口建起扶贫车间,村里还把她推荐为第一批员工,王传凤高兴地告诉记者:“想到很快就能到扶贫车间上班,高兴极了,既能照顾到家里,还能增收脱贫,村两委的干部和扶贫工作队又为我们贫困户做了一件实事、好事。”扶贫车间马上就要开工了,培训后,她即将由农民成为一名工人了。
(下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