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东峰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2017年12月23日下午,我们尊敬的武显扬老书记,走完他人生93年的旅程,找先他而去的革命战争时代的老战友、和平建设时期的老同事、退休后爱好书法的老朋友聊天去了。
武书记在工作时雷厉风行、叱咤风云,走到哪里都会虎虎生风,给人一种威严而又霸气的感觉。可他走得却是如此地悄无声息(遵照他的遗愿,不发讣告、不设灵堂、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以至于他的老部下、老朋友、老邻居、曾经的学生,想送他最后一程,都成了奢望。事后忽然听到他辞世的消息,不胜唏嘘,久久不能平静。
作为晚生后学,我认识武书记是他1983年春调到六安师专任党委书记的时候。记得他第一天到学校上班,来得很早,办公楼静悄悄的,大家都还没上班。因为学校房子紧张,我住在办公楼二楼拐角的一个房间里。他便走进我的房间,聊了一会,我才知道他是新来的党委书记。尔后一段时间,我和武书记的交往并不多。直到1993年秋,《六安师专》校报创刊,把我从中文系调到校办公室编校报,(校报主编是办公室主任鲍宗吴先生,我任副主编,挂个办公室秘书,目的是解决级别问题,并不在办公室上班。)才与武书记接触多一些。记得《六安师专》报创刊号上,发表了显扬书记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从此,我与编报、与新闻结下了不解之缘,至今,我对新闻还是有感情的。当编辑,写稿、编稿、拼版、校对,对我锻炼很大。前年到校关工委后,还让我编关工委简报,应与那一段的经历有关。
1984年暑假,我到校党委宣传部任部长,《六安师专》报划归宣传部管,我任《六安师专报》主编。这以后和武书记的交往更多些了。在他的领导下工作,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武书记是个干事业的人,性子也急,办事雷厉风行。如果不能胜任工作,不能办事,他是不能容忍的,批评起来也不留情面。但是对于刚刚走上行政工作岗位的年轻人,他是关心指导多于批评指责。记得一次省委宣传部龚玉田副部长来我校指导工作,武书记和两位副校长发言后,应该可以结束了,可武书记叫我发言。我没有准备,但又不能不说,便壮着胆子讲了十多分钟。从那以后,行署那边有什么座谈务虚之类的会议就叫我参加,逼着我学一些东西,也练练胆,几十年下来,收获颇丰。这可能是至今还对显扬书记心存感激的原因吧。
离休后,显扬书记除了参与一些离退休老同志的公益活动外,便把主要精力用于书法练习和书法创作上。记得有一年春节前随学校主要领导到武书记家慰问,见他正在一快废旧石碑反面石板上练书法,书案上堆着各类字帖和一大摞他已完成的书法作品。他的书法作品得过不少奖项,还出了书法作品集。武书记青少年时代没时间练书法,在师专工作时,也没看他写过毛笔字,他的软笔书法能有这样的成就,全是离休后苦练出来的。他在工作中的那股韧劲,在离休后的学书法中又体现出来了。
武显扬先生是江苏盱眙人,1940年参加革命工作,194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10月离休。解放前在家乡从事地方领导工作,解放后一直在六安地区工作,担任过区委组织部长、区委书记,副县长、地区教育局长、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六安师专党委书记等职。在长期的革命工作中,在与方方面面的交往中,对生于斯、长于斯、成于斯的这片热土,对养育他的父老乡亲和为之服务的莘莘学子,怀有真挚而又深厚的感情,他把这份感情全部投入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去。在工作中,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社会、为人民、为新中国,奉献一生。他工作中也可能有缺点甚至还难免失误,但是他忠于人民忠于革命忠于党的初心,是始终如一的。这就是我们要学习他、纪念他的理由。
显扬老书记走了,痛感失去了一位可亲可敬的老领导。特别是没能送他最后一程,深感遗憾。这遗憾,这感激,这缅怀……化作一副挽联,敬献给武显扬老书记:
显才显智显功 福一方多地
扬雨扬露扬善 育百卉群芳
愿显扬书记天堂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