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里的新年

  朱辉

  大年初一下午,“临时起意”去省图书馆。平日里省图报刊阅览室人很多,常常看不到想要看的报纸,料想大年初一应该不会有几个人。

  进了省图大厅,显示屏上在馆人数有500多,大约是非节假日的三分之一,这已经很出乎我的意料了,新年第一天竟有这么多人。报刊阅览室依然最受欢迎,读者最多。报纸区域若非有一位中年女性点缀其中,就清一色全是中老年男读者了。前些年连一些三四线城市报纸都将自己定位“都市白领读物”,如今看来有点对瞎子丢媚眼的滑稽感,哪一类人群对报纸始终不离不弃,是报纸的铁杆粉丝?经常到图书馆看看就能知道。

  杂志区域视觉上感觉平衡多了,男女读者大约六四开,三四十岁的中青年居多。有些“辣眼睛”的是,一眼望去,座位和沙发上颇有几位正在熟睡的人。到其他阅览室一看,也能看到一些人正在梦乡之中。有的眼前连一本书刊都没有,显然是专门来睡觉的。此时室外温度10度左右,并不寒冷,这些人应该不是来蹭空调的。大年初一,难道在家里呆着不好吗?或许他们各有各的苦衷,起码此时此刻他们觉得睡在图书馆内心更安逸。

  还记得有位旧同事一度失业,怕家里人担心,每天早上依旧装着去上班,然后就来到图书馆泡一天,傍晚正常“下班”回家。在图书馆看到报纸上的招聘信息,他就去应聘。就这样一直在图书馆上了半年“班”,他终于重新找到了工作,家里人至今不知道他这段有些心酸的经历。如今回想起来,当年的心酸变成了温暖的回忆,假如没有图书馆,他或许只能去地铁站、公园里坐着了,那样的话提心吊胆,很容易被熟人发现。何况在图书馆的半年里,他阅读了大量书籍,个人素质也有所提高。如今他看到那些在图书馆睡觉的人,并不鄙视,他也曾在那儿睡着无数个午觉。只要不打鼾,管理员们并不会干涉。

  走出图书馆,不远处就是商业街,人头攒动、摩肩擦踵。相比之下显得冷清得多的图书馆却给人更温暖的感觉,大年初一,有这么些人宁愿在图书馆,对于有些人,那里甚至比家更有亲和力。幸亏我们平日有读书看报的习惯,孤独、寂寞、郁闷、无奈时,能有这样一个地方让我们静下心来。

 

 选择年月
<2018年3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62728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1
2345678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姚李庙会的记忆⊙农村禁赌要打活“三张牌”⊙文化视界⊙叶集区政协完成《叶集志》编纂工作⊙市文广新局获评“双拥先进单位”⊙心有猛虎 细嗅蔷薇⊙春天应是读书天⊙三月⊙图书馆里的新年⊙陪孩子享受“枕边故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