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猛虎 细嗅蔷薇

  伍凤麟

  一只健壮凶猛的老虎,在开得荼蘼的一丛蔷薇旁边,眯着眼睛,深深地嗅着花香,含笑的表情,温柔又迷醉。这样的画面,既有戏剧性,又有冲击力。

  这不是一幅画,这原是一句诗。英国诗人西格夫里·萨松(Siegfried Sassoon)的不朽名句:“In me the tiger sniffe the rose.”余光中把它译成中文,便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这译得真是好,简洁,浪漫,唯美,微妙,还有万千种不可言传的意会,尽在其中。

  第一次看到这句诗,就被惊艳了。讶异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一个是大山林之王,睥睨万物,一个是花中骄子,柔媚娇艳,但它们就那样自然而然地联系在一起,天意无缝,毫无违和感。

  其实,这是一句充满人生哲理的诗歌:表现出人性里的两种本质,猛虎是刚,蔷薇是柔,刚柔相济,阴阳调和,才能修得圆满,方可得到始终。

  狂放如李白,可以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豪迈不羁,也可以有“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的婉转缠绵。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须关东大汉,铜琵琶、铁绰板,才能唱出那份豪情壮志,但就是他,也有“今日忽不乐,折尽园中花”的小性情,心中不乐意,一朵花一朵花的折过来,像个孩子似的,耍耍小性子,这样的苏东坡,褪去了外在的光环,反倒令人觉得真实可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清廉爱民,刚正不阿,诗文以浩荡大气所著称,却他也写过“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感怀词句。

  自古以来,女子以阴柔为美,阿娜的身段,娇艳的容颜,妩媚的姿态,沉鱼落雁之姿,闭月羞花之貌,如临花照水,一眼惊鸿。但今人又有一句话: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我认为有英气的女子最美,凡是内心有信念、有风骨的女子,必定在如花的美貌中带着一股英姿,这种气度与风华,柔中带着刚,自然有别样之美。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婉约派词人的代表,其清丽脱俗的词句,被人一代一代地传唱,但我最欣赏她的是《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概,凛凛然掷地有声,即刻令人钦佩万分。

  后蜀后主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在朝代更替、历史变迁中随波起伏,无以掌控自身的命运,一朝国破,她被掳到汴梁,赵匡胤为验证她的诗才,命她即兴赋诗一首,花蕊夫人含泪作出名垂千古的《述亡国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可见,她娇柔的身躯里面,是与国家命运同生的气节。她让人难以忘怀的魅力,不是倾国倾城的容颜,而是这是远胜男儿的胆气和不凡的胆识。

  至于近现代的女英雄秋瑾、江姐、刘胡兰等等,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置个人生死于不顾,她们的刚烈性格、无畏精神,更是雄伟和秀美的完美呈现。

  “小榻琴心展,长缨舒剑胆。”琴心剑胆,侠骨柔情,我们在武侠小说里常常看到这样令人着迷的主人公,他们既武功盖世,果敢凌厉,又内心丰盈,温柔儒雅;既能挥剑舞长空,肩挑天下事,又能抚琴于庭院,倾爱于红颜。

  少年时爱看小说《天龙八部》,醉心于丐帮帮主乔峰的武功盖世、义薄云天,更倾慕他对婢女阿朱的满腔柔情,心细如丝。历史的长河中,有很多这样风华绝代的人物,正因为能把两种性格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才显得如此丰满而动人。这样顶天立地的英雄,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最好的注脚。只如猛虎般勇猛无前,往往只是有勇无谋的莽夫,气质粗劣,不足成事;只有蔷薇般娇柔,大多数是不能经风栉雨的懦夫,只能落得个雨打风吹花落去的最终结局。

  内心越是丰盈,生活越是精彩。心灵丰盛的人,内心是一片丰饶的沃土,这里可以种植春花秋月、清风流云,这里也可以激荡开疆拓土、豪气干云。

  余光中对此作过最为精确的阐述,他说:人生原是战场,有猛虎才能在逆流里立定脚跟,在逆风里把握方向,才能创造无愧于天地的英雄事业。人生又是幽谷,有蔷薇才能烛隐显幽,体贴入微;才能看到苍蝇控脚,蜘蛛吐丝,才能听到暮色潜动,春草萌芽,才能做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

  一个人的最高修为和境界,是“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是“能进能退,能屈能伸”,是“有胆有识,有情有义”,是“能刚能柔,刚柔相济”,是“既有情趣,又有胆识”……

  无情未必真豪杰!在人性的国度里,我们应该有豪气、锋芒、决断以及阳刚,同时又兼具静气、淡泊、安然以及雅致,在红尘俗世中,保持住英雄气概,君子之风。

 

 选择年月
<2018年3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62728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1
2345678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姚李庙会的记忆⊙农村禁赌要打活“三张牌”⊙文化视界⊙叶集区政协完成《叶集志》编纂工作⊙市文广新局获评“双拥先进单位”⊙心有猛虎 细嗅蔷薇⊙春天应是读书天⊙三月⊙图书馆里的新年⊙陪孩子享受“枕边故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