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6日3/4  
 
浓浓年味 满满幸福

  本报记者 崔世进

20180216三版1.jpg

  金寨县全军乡乡村文艺班表演舞龙和花鼓戏等传统节目,庆祝新年的到来。  通讯员 王正 摄

20180216三版2.jpg

  城区万达广场的花灯展览,为新春的皋城增添了浓浓的年味。   通讯员 郑金强 摄

20180216三版3.jpg

20180216三版4.jpg

20180216三版6.JPG

  2月13日上午,霍邱县长集镇柿园村,长集镇民间皮影艺术团的演员们正在表演传统剧目《董门四状元》,精彩的皮影表演赢得现场乡亲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 本报记者 岳阳 通讯员 黄海波 摄

20180216三版7.JPG

  2月10日,霍邱县花园镇街头,2岁的小朋友刘纯熙吃着妈妈买的冰糖葫芦,感受春节味道。

  本报记者 陈力 摄

20180216三版8.JPG

  小面人大世界。                           本报记者 田凯平 摄

20180216三版9.JPG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皖西大地,春节有声、有色、有情、有意。

  如果说春节是一台戏的话,那么腊月初八就是年节的开场锣,在吃了美味的腊八粥后,人们就开始为大年作准备。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是小年节,从这时起到年三十前是春节最后的准备阶段,这期间,人们清扫屋尘、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忙忙碌碌,俗称“忙年”。

  除夕夜是年节的高潮,全家老少,围坐团年,在吃了丰盛的年饭后,人们在火炉边聊天守岁,直到新年的来临。

  正月初一开始,人们相互拜年恭贺,年节的真正结束要等到正月十五吃了元宵之后。

  春节前夕,本报摄影记者和通讯员们,深入皖西大地走访,用镜头记录下弥漫在大别山区浓浓的年味和满满的幸福感——

  年味是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唤起了童年舌尖上的味道;

  年味是万家团圆遍地灯火,寓意着幸福生活甜蜜长久;

  年味是红红的窗花和春联,映衬出脱贫致富的幸福感;

  年味是一场大戏一盏灯笼,指引老区人民致富奔小康……

 选择年月
<2018年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93031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1234
567891011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浓浓年味 满满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