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奇 本报记者 储勇 余浩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金安区城北乡红星村居民管仲明和二十铺村居民陈亮的心情就像近几天的天气一样明朗。对他们来说,现在的心情与2017年春节前相比可谓“大不同”。
2017年春节前,他们供职的企业“黄了”,陷入停产状态,临近年关却要为失去这份家门口的工作而发愁。而此刻,令他们高兴的是,仍留在原企业车间上班,照旧可以照顾一家老小,而且作为有经验的老员工,他们的工资从之前的3000多元涨到目前的5000多元。
是停产的企业又“复活”了吗?不是!2月6日上午,记者来到了他们的工作地点发现,原来他们之前供职的企业“誉丰木业”已变成如今的“家华新材料”。
2016年,因资金链断裂,位于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迎宾大道与九德路交口附近的誉丰木业停产,企业厂房也随之闲置。几万平方米的厂房闲置,无疑是资源的极大浪费,更重要的是厂里100多名工人还面临着“失业”,还有的人被拖欠了几个月的工资。
幸运的是,在该区管委的牵线搭桥下,原为誉丰木业原料供应商的安徽家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前来“接盘”,租赁了1.4万平方米闲置厂房,投资约3000万元对厂房设备进行重新改造,利用原企业生产线生产纤维地板等产品。同时,补发了员工欠薪,并按照个人意愿,留用了40多名老员工,管仲明、陈亮等人就在其中。
家门口的工作岗位保住了,工资还上涨了,对管仲明、陈亮这些老员工来说,无疑是一件喜事,而对“接盘”的家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而言,同样也收获颇多。“我们对这一行业很熟悉,用现成厂房和生产线,可以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里投产创造效益。”该企业负责人何家华告诉记者,2017年投产以来,企业在这片原来闲置的厂房里创造了1.5亿元的产值。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