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党员的桑梓情

  本报记者 刘进 储著坤

  “党龄几乎半辈子了,对党组织、党内同志们有了深厚的感情,这次回家乡,不图啥,就是想在春节到来之际,给长期坚守在农村,默默奉献的这些老党员、老基层们,送一份祝福。”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离开家乡在城里打拼了十多年的68岁老党员汤福业,又一次回到了家乡——金安区张店镇。这一次,他给家乡115位扎根农村、奉献青春的老党员们,送去了猪肉、米酒等年货。

  “我也是从乡下农村出去的,这些基层老党员们,年龄最大的有90多岁了,有的以前是村党支部书记、村民组长,还有的是村民代表,他们为家乡、为农村做了很多贡献。”汤福业动情地说:“希望通过我的小举动,让更多人来关注、关怀他们。”

  “18岁、18岁,我当兵到部队……”正如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唱得那样,当年,18岁的汤福业离开了家乡,来到山西某部队,成为一名军人。19岁那年,汤福业由于表现突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75年,汤福业退伍返乡,当过民办老师、干过校长,在基层教育部门奉献过青春年华的他,不无感慨那段岁月:“那个时候农村穷啊,可能孩子们要想改变命运,只有依靠知识。”汤福业说。9年后,也就是在1984年,汤福业又被调至乡镇政府部门。“不管在哪个岗位,只要能为家乡人民做点事,我就觉得值得。”对于当年扎根基层的经历,汤福业颇多怀念。

  退休后的汤福业闲不住,和老伴一道回到六安城区,帮衬着孩子一同创业、经营企业。从教育工作者到基层公务员,退休后再创业,汤福业的身份几经变化,可唯一不变的,就是那股和党在一起的信念。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这句话,让汤福业感触颇深,这位有着48年党龄的老党员,对农村、对家乡基层老党员们,有着深厚的感情。今年68岁的汤福业,被授予了“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在工作之余,汤福业总爱和家乡的老同事们聊家乡的事、家乡的人。一次,大家伙儿说起张店镇永丰村的两家孩子,都在当地白塔寺初中就读,父母患病、生活困难,这不禁让汤福业想起了自己当教师那会儿的经历,“只要有了文化、有了知识,再苦的生活,总有改变的那天。”汤福业毅然决定资助孩子们一直就读到大学毕业。

  “我是一名老党员,党培养了我这么多年,只要有机会,我还会为农村、为家乡的困难党员、基层工作者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采访结束前,汤福业说:“我对党组织有这个信仰,也有这个感情。”

 

 选择年月
<2018年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93031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1234
567891011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我市加强与淮南对接交通运输工作⊙市首届迎新春羽毛球邀请赛开赛⊙多部门整治义乌市场周边秩序⊙裕安区启动村级畅通工程建设⊙中店乡推进产业扶贫 提升“造血”功能⊙警民共建迎新春⊙老党员的桑梓情⊙反季蔬菜俏销春节市场⊙ 我市着力推广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有些年终总结为何沦为形式主义⊙我市关爱扶助 空巢病残特困老人⊙霍邱水产养殖助力脱贫攻坚⊙六安市四院重点学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