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医患矛盾,须从深处“下刀”

  傅贤波

  医患关系本应成为最和谐的人际关系,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关系变得日趋紧张,全国范围内医疗纠纷数量明显上升,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医患纠纷不断上演,从表面看,是因为很多病人在承受病痛折磨的同时,更多的是要承受疾病本身所带来的无助、紧张等情绪变化。而在具体的医疗过程中,就目前的医疗水平来说,很多疾病只能对症治疗,而不能根治。当病人未能得到理想的医疗效果时,就容易激发医患矛盾。

  但如果深入分析医患矛盾产生的根源,我们不难看出,其背后暗含着国家医疗卫生投入不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等深层次问题。我国人口众多,但是医卫资源远远达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与此同时,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大多集中在国内发达城市,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一方面患者希望少花钱看好病,另一方面医院为了生存、发展,就会想去追求更多经济效益,这是导致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

  那么我们如何去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呢?笔者认为,要从深处“下刀”。

  首先,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医卫事业的经济投入,加大对医疗机构基建和设备的投入,不让医院负债经营,减少“以医养医,以药养医”现象的发生,并适当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待遇,体现医务人员的社会价值。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减少患者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就医负担,这样能从根本上消除医患双方的不满情绪和后顾之忧,使医患环境更轻松、更和谐。

  其次,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目前最常见的现象是,当发生医疗纠纷时,医方习惯将自我保护放在首位,而患者常常为了索要高额赔偿采取过激行为,这就使得国内的医患关系变得更加紧张。通过立法手段,将医患双方的权责划分明确,可以让医患关系有法可依,有效地解决医患纠纷,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

  此外,医疗机构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很多医患矛盾都是源于医患双方不充分的沟通,医生往往只注重对疾病的治疗,忽略了对患者的关怀。美国学者萨斯和霍华德曾提出三种医患关系模式:主动-被动模式;指导-合作模式;共同参与模式。平等的医患关系应建立在医患双方共同参与的基础上,要充分保障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医护人员应及时消除患者的紧张和不安的情绪,这既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也有利于构建融洽的医患关系。

 

 选择年月
<2018年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93031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1234
567891011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三大食品安全焦点折射消费升级⊙温暖送到床头⊙六安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顺利通过“省级示范”复核⊙减少医患矛盾,须从深处“下刀”⊙多睡觉能少吃糖⊙不能忘却的激情岁月⊙父亲的春联⊙耄耋诗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