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今追昔华夏月更圆

  姜伟超

  1月31日夜晚,152年一遇的超级月亮让人们过了一把赏月之瘾。在如水月华下,许多人参与了“朋友圈月亮摄影大赛”,一幅幅“追月”照片,让赏月者感到美不胜收。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国人对月感怀的诗歌数不胜数,“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这类诗歌大多表达古人离情别绪、怀才不遇、身世萧索等内容。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无数仁人志士去国离乡,谋求中华民族振兴之路。故乡的月亮,在他们心中更多是一个遥远的梦想。特别是在物资供应依靠洋火、洋油、洋布、洋灰等“洋”字打头的年代,连“月亮也不如外国的圆”。这对喜欢拿月亮寄托情怀的中国人来说,可谓民族之痛。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月光下的中国却已经天翻地覆。几经屈辱,几经奋起。今日的中国比任何时候更有底气。月光如水,大河奔流,白浪溅起满天的星星,中国人凝聚起的破冰巨舰已经驶入新时代。改革开放40年来,探索的脚步、开路的撞击、发展的轰鸣、铿锵的誓言,汇聚成浩浩荡荡的时代大潮,应和着历史的回声一往无前。

  万人赏月,中国不独占其辉。将伟大的时代共同分享,已成为中国发展的基调。悠远的历史、科学的道路折叠成一本写满“中国方案”的线装大书,书中跳动的五音汇成洪钟大吕,引起世界合唱。翻开这本中国奉献给世界的大书,中国已经将他的答案写进驶向世界的高铁、写进“一带一路”,写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写进双手捧给世界的“中国智慧”。

  月亮朔望相替,时代变革前行。今天中国人已不再迷信“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我们有理由相信,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沿着自己的道路坚定前行,必将迈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选择年月
<2018年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93031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1234
567891011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84本火车司机手账中的“春运印记”⊙汉风唐韵 新春祈福⊙厕所革命,让回家有了新感觉⊙云南:启动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项目⊙河南: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补助人均提高至490元⊙上海:尝试建立“读者+实体书店+公共图书馆+咖啡馆”书香联盟⊙河北将为约300万贫困人员代缴养老保险费⊙北京成立妇产学会⊙厦门构建集成电路全产业链⊙抚今追昔华夏月更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