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彭宜山 记者
宋金婷)2月1日,记者从市水利局了解到,日前,我市组织编制的《六安市水利风景区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5年)》通过专家审查,修改完善后的《规划》已上报省水利厅。《规划》将成为“十三五”、“十四五”期间指导我市水利风景区建设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据了解,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规划共收集36处水利风景资源点的相关资料,其中:水库型16处、自然河湖型11处、城市河湖型3处、湿地型3处、灌区型2处、水土保持型1处。结合《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和水利风景资源点发展现状,进行评价打分:以风景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环境保护评价作为评价标准,对潜在的水利风景资源点划分为国家级、省级、一般级和不具备条件4个等级;在分级评价的基础上,以管理评价评分标准为依据进行分期建设评价。依据评价分值高低,“十三五”、“十四五”期间计划建设22处国家级和省级水利风景区,分别是:到2020年,新增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处、省级水利风景区6处;到2025年,再新增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处、省级水利风景区12处。
目前,全市已有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0个、省级水利风景区5个,在数量、质量上均处于全省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