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手牵手 脱贫心连心——金安区东桥镇莲花村党员“联帮户”助力脱贫攻坚侧记
本报记者 曹辰
年关将至,刚刚从集市上回来的王和青顾不上喝水就开车赶到贫困户刘真辉家。“老王啊,你可来了,今年我们养了这么多鹅,往哪卖啊?”“放心吧,买家我都帮你们找好了,春节前就能销出去!”王和青信心满满地笑着说。
2月1日,记者驱车来到金安区东桥镇莲花村,沿着一段宽阔的乡村水泥路来到该村养鹅大户王和青的汇金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片的鹅舍空空如也,除了卖出去的一部分,其他的白鹅全部都被腌制成了咸鹅挂在钢构的晾晒架上,显得格外醒目。“王和青上集去了,上午有两个村民找他问卖鹅的事,你们可以去他们家等等。”王和青的妻子告诉记者,由于春节快到了,今年王和青帮扶的几户贫困户家里还有不少鹅没卖掉,急等着王和青帮忙。于是在村民刘真辉的家中,才有了文章开头的那段对话。
42岁的王和青是远近闻名的养鹅大户,他的汇金养殖专业合作社每年光卖鹅就能获利20多万元。然而谁能想到,这样的一个养殖大户在两年前还是一个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的贫困户。
2013年,急于增收致富的王和青盲目养殖了2000只麻鸭,由于没有技术,缺乏资金,又无管理经验,导致经营失败欠下28万元外债,养殖场难以为继,王和青本人也成了贫困户,全家陷入困境。2014年11月份,金安区财政局开始结对帮扶莲花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后,帮他树信心、理思路、谋发展,不仅帮其协调解决了打井、架设高压电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难题,还积极联系企业以最低的价格定购1700余只鹅苗和1000余只麻鸭。在一系列的帮扶下,王和青2015年家庭经济收入达到17万元,一举摘掉了贫困的帽子。2016年王和青又在区财政局的帮扶协调下,贷款50万元,争取项目资金10万元养殖白鹅2500余只,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同时流转土地24亩建立蔬菜大棚10000平方米,当年就增收25万元,成为周边有名的养殖大户。
“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引路惠乡里”。富起来的王和青时刻牵挂着本村的贫困户,曾为贫困户的他也深知脱贫无路的痛苦。2016年6月初,莲花村开展党员“联帮户”活动,已被发展成党员的王和青主动要求参加到活动中来,积极结对帮扶贫困户,向贫困户免费提供鹅苗,送去饲料,并无偿为白鹅接种疫苗,确保鹅苗安全生长。2016年11月初,在了解到贫困户白鹅销售困难后,又主动高价回收白鹅,优先保证了贫困户的效益。
2017年4月,王和青早早将价值几千元的鹅苗免费发放到贫困户家中,集中开展白鹅疫苗接种,并分别入户讲解养鹅知识和注意事项。
同时,为了解决贫困户就业难题,王和青还通过“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为张运好、权循华等贫困户提供就近就业岗位20多个,他提高对贫困户务工待遇,每人每天比一般农户高20元,以100元每天的工资支付给贫困户,使贫困户能够就近就业,每个贫困户年增加6000元经济收入。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