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世巧 通讯员 王旭
“洗脸手,漱牙口,盆接水,杯漱口;水管开,用中流,用后闭,不长流……”这是去年裕安区开展水法宣传日活动,解放路小学的课堂上裕安区水利局工作人员教同学们唱节水儿歌的情景。活动同时提问节水小常识,回答正确的发放一份小礼品,半天欢快愉悦的互动中,同学们掌握了许多节水知识。近年来,裕安区采取多种措施,把节约用水的观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生产中来,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广泛宣传,提高全民节水意识。2017年,裕安区水利局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为契机,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悬挂宣传标语30余条。通过节水“进机关、进乡村、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的“六进”宣传活动,推动全区节水型社会建设。
强化措施,推进各行业节水。加快推进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城镇节水。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消减农田灌溉用水,压缩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农业用水多年实现零增长。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农田3万亩,亩均年节水100~150方,丁集、徐集试点区年节水达300~450万方;创建一批节水型企业、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节水型灌区、节水型学校、节水型居民小区,全区创建区级节水型企业16家、市级节水型企业2家;2018年,申报创建省级节水型企业2家、市级节水型企业2家。
健全机制,推进节水长效化。坚持向观念要水、向机制要水,建立健全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相结合的节水机制。逐步建立“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水权明晰、优化配置”的用水机制,形成以水定产业、以水调结构、以水增总量、以水促发展的用水格局。2017年,全区用水总量2.90亿方,低于市下达的用水指标3.54亿方;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幅5%,万元GDP用水量降幅6.6%,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