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仕喜

游艇绕着万鸡山转了一圈,仿佛在万顷碧波上为我们的梅山水库之旅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结束了多日来笼罩在我心头的阴霾。
之所以心生困倦,是因为今年特殊的雨季。今夏的雨来势汹汹,一拨接着一拨地下着,汛期既长又险。一场接着一场的暴雨让人心生惶恐,一张又一张来自洪灾现场的照片,让人心生阴霾。
久雨的日子里,我们是多么渴望阳光啊!
风雨过后,阳光格外明媚。外出走走,把狼狈不堪的生活抛在一旁,让日子绽放原来的芬芳。
七月十八日上午,在导游小姐的带领下,我们向金寨县城南端的梅山水库进发。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之间,大坝巍然屹立。“哇!好美啊!”美女群中有人发出惊叹。她是惊叹大坝独特的连拱造型,是惊叹下泄洪水震耳欲聋的轰鸣,还是惊叹大坝的高大坚固?亦或是兼而有之吧。一个“美”字,其实又怎能表达出我们对眼前这座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大坝的崇敬之情呢!同行的一位老师说,当年建这座大坝耗资近亿元,他问我那是什么概念!那时一个劳动日的工资也就几角钱,在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之际,修筑这近亿元的工程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与魄力啊!
忽然记起来时路上导游说过的话:“解放前,淮河两岸十年九涝,当地流行‘有女不嫁淮河郎’的说法!”想起今夏,亲历的大水,浸泡在水城的狼狈生活,我深知身居易发洪水灾害地区的人们惶惶不安的生活。
漫步在斗折蛇行般的坝顶,我们惊叹工程设计的巧妙,却无法想象高峰时工地上有两万五千人同时劳作的壮观情景,那时没有什么先进的机械,靠着无数的肩膀与无数的双手,靠着人定胜天的壮志豪情,历时两年多才完成这部充满神奇的作品。
站在坝顶,回望大坝北面的金寨县城,尤显梅山水库之高,“高峡出平湖”是人造的奇迹。俯视青山对峙之间的梅山水库似乎并不太大,不过湖光山色,风光旖旎,湖水湛蓝更是惹人喜爱。租个游艇,泛舟湖上,朋友的建议得到一致认可。快艇劈波斩浪,欢快地行驶在湖上,这时,才发现我们的眼睛欺骗了自己,梅山水库其实大得很,我们无法看到它的边际,“望山跑死马”对此我忽有所悟。潋滟水光,层层粼浪,叠翠青山,如诗如画,真是“艇飞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我们一边欣赏湖光山色,一边听导游讲解,她说水库之下曾是万亩良田,水库之下曾是古老县城。哦!若不是当年艰辛的付出,“有女不嫁淮郎”又怎会成为历史!梅山水库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新中国水利、电力发展史上异彩绽放,业绩辉煌。
在快艇回转驶向大坝的时候,导游说,这个位置是拍摄大坝全景的最佳角度,我赶忙拿出手机,定格了大坝的画面:在明媚的阳光照耀和碧绿湛蓝的湖水映衬下,水库大坝犹如一道彩虹凌空飞跨于峡谷之上。
这个画面也定格在了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