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扶贫 情融老区

  (上接一版)

  今年48岁的邵邦群家是因病致贫户,年轻时学过裁缝,因家中有病人拖拽,她不能像村里其他同龄人一样去外地打工,但在村里除了种地,又找不到挣钱门路。刘林服装厂开工,村干部介绍她到厂里,她发挥一技之长,很快成为一名熟练操作工,还带了徒弟,每月4000多元工资收入,给她这个不幸的家庭解决了很大难题。“在家门口找到工作,不但挣到了钱,还能照顾家庭,真心感谢宫书记。”

  邵邦群说的宫书记是省人社厅劳动关系处副处长宫为厚。去年6月,宫为厚作为第七批选派干部来到孙岗镇宣郢村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兼村第一书记。他到任时,恰逢金安区推进就业扶贫驿站建设,“我们向省厅申请,争取了40万元的就业扶贫驿站建设费用,我们用这40万元在思古潭街道兴建了3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交给村两委对外出租给一家服装厂,服装厂招录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的农民进厂做工,贫困家庭通过劳动提高了收入,村里收取租金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省人社厅驻孙岗镇宣郢村扶贫工作队自驻村以来,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主动作为,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脱贫攻坚着力点,坚持走民富村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驻村工作队利用人社厅职能优势,邀请两批专家来村现场指导,为村脱贫出主意、献计策。同时,工作队还带领村干部和部分贫困户出去“取经”,分别到蚌埠荆涂石榴专业合作社和怀远县天和小龙虾养殖场学习石榴种植、小龙虾养殖技术;到马鞍山参加省外专局和省农科院主办的“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培训与示范推广交流会。通过学习考察,开阔村干部眼界、提振贫困户信心。“我们已经邀请了专家,针对村里184户桃树种植户和28户养鱼户进行了技能培训。”工作队的工作获得省人社厅的大力支持,厅长白金明多次到村调研指导,宣郢村向人社厅申报村就业扶贫驿站和小龙虾养殖项目已获批复,100万元扶贫资金将随项目实施及时拨付。

  “贫困户眼下最大的困境是找不到就业门路,如果给他们搭建一个良好的就业平台,给村民提供获得稳定收入的机会,增强贫困户脱贫信心,相信贫困户通过辛勤劳动,一定会奔上小康路的。”宫为厚说。

  1月10日,雪后天晴,宫为厚踏雪四处奔走,争取资金在村部扶贫驿站门头上安装滚动播放的就业信息电子显示大屏,为广大愿意就业的贫困户提供政策咨询、岗位信息、技能培训、推荐就业等服务。

  “我们最终实现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送政策到家,达到村村有项目、户户有良策、人人有岗位、兜底有政策的目标。”宫为厚告诉记者。

  省文化厅:“物质”和“精神”扶贫两手抓

  1月12日,金安区翁墩乡杨公村文化广场一条100米长的文化走廊正在紧张施工中,省文化厅驻村工作队队长邬守阔说:“我们要在春节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年前完工并布展,让他们看到家乡的变化。”在广场一侧是新落成的农民文化乐园,2017年9月22日,由安徽省文化厅主办的“文化扶贫·携手小康——全省惠民巡演乡村行”首场演出活动,就是在这里拉开帷幕的。

  杨公村党支部书记李运苏介绍,杨公村农民文化乐园是按照“一廊(文化走廊)、二堂(礼堂、道德讲堂)、三室(学习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四墙(村史村情墙、民风民俗展示墙、崇德尚贤展示墙、美好家园展示墙)、六场(电影场、室外演出场、文化广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健身器材场)”的要求建设的,投入257万元,没花村里一分钱,全部是省文化厅出资。令村民们感动的是,这笔巨额资金并非项目安排,而是省文化厅节余的办公经费。

  在农民文化乐园里,记者看到礼堂宽敞明亮,座椅、灯光、音响设施齐全;图书室窗明几净,农业科技、健康养生和文学名著等各类书籍琳琅满目;多媒体室内6台电脑整齐摆放……翁墩乡党委书记杨正远说,杨公村农民文化乐园是金安区乃至六安市最大农民文化乐园,是文化扶贫标志性综合体。“文化扶贫帮助大家改变了思想,村里这几年才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李运苏说。

  杨公村的变化要从3年前说起,那时,杨公村是翁墩乡的后进村,村里没有支柱产业,农民收入少,贫困户多,村容村貌脏乱差,道路坑坑洼洼,夜里一片漆黑……2014年杨公村被列为省文化厅扶贫点,文化厅干部职工与杨公村118户贫困户结对帮扶,责任到人。文化厅干部职工每月都到村里走访,到贫困户家中慰问、与农业大户讨论产业发展、与村干部商讨扶贫对策。省文化厅派出邬守阔等3人组成扶贫工作队,谢绝乡里安排的宿舍,住进杨公村旧村部破落的门房,忙于走街串户、慰问贫困户、征求村民意见,明晰杨公村脱贫攻坚作战图和四项清单。

  可来自省城的干部职工的热心并没有感染村民,村民认为他们是“作秀”。有村民试探:“都说要想富先修路,能不能先把水泥路修到家门口啊?”路修通了,又有村民提出没路灯,村民晚上都窝在家里,不能到文化乐园活动,能不能再安上路灯?村民们“得寸进尺”提要求,邬守阔并不认为是不知足,“群众这么说,说明他们在满足文化需求的同时,还有物质需求,文化工作者扶贫,就要‘物质’和‘精神’两手抓。”文化厅当年就捐助25万元帮助村里实施道路亮化工程。道路亮化了,村民们也服了。

  37岁的文继余真诚地称赞扶贫政策和扶贫干部给他的生活带来的改变。他因车祸伤残致贫,老母亲也有病,邬守阔帮他办理了残疾证,帮他贷款建苗圃、养鸭鹅,动员他参加光伏扶贫项目。他精神面貌大变,开着三轮车到市场上卖盆栽绿植,去年他脱了贫,家里漏雨的屋顶也翻修一新。邬守阔说:“虽然我们没有血缘关系,但只要常走动,一定会比亲戚还亲。”

  2017年,驻村扶贫工作队引导87户贫困户种植有机品牌粮食319亩,养鸡鸭3487只、鹅192只、猪20头,申请产业奖补资金35万多元,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动员种植养殖大户优先雇佣贫困户,介绍剩余劳动力到外地城市打工,打工贫困户人均月增收600元以上。此外,还为17户住在危房的贫困户申请了政府补助资金24万余元,进行修缮改造或者搬迁,危房变成安居房……

 

 选择年月
<2018年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31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1234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习近平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国跨度最大的双线铁路矮塔斜拉桥主跨合拢⊙陕西:百余大学生寒假进入省政府机关见习⊙心系扶贫 情融老区⊙从喜欢到更喜欢——台湾民众爱游大陆⊙菜场改造“大变脸” 停车问题待解决⊙便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