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厕“变身” 环境变好——霍邱县推进“厕所革命”侧记

  黄海波 本报记者 程传军

  蓝天白云之下的白墙灰瓦错落有致,宽阔干净的路面一直延伸到村子的尽头……这是霍邱县岔路镇元圩美丽乡村。在村子的最北侧,路边一处平顶房屋格外醒目,粉红色瓷砖,灰色屋顶,白色屋檐。“那是村公共厕所,抽水式的,干净卫生还没有异味,比以前的旱厕不知强了多少倍!”一谈到农村卫生厕所,村主任李建中总是赞不绝口。

  元圩村卫生厕所的改变是霍邱县“厕所革命”成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霍邱县将改厕工作列入农村建设工作重点,坚持量入为出、多点突破、稳中求进的原则逐步推行。由县教育、卫生、农业部门分别牵头推进“厕所改革”。教育部门借助D类危房改造、校安工程项目建设水冲式厕所;卫生部门牵头,针对居住分散的农村居民推行三格式化粪池或双瓮漏斗式厕所;农业部门牵头在养殖户实施三联沼气池式厕所,“厕所革命”在全县稳步推行。

  厕所虽小,却关系着辖区万千农村群众的健康生活。改造中,霍邱县结合实际,制订不同地区农村改厕工作目标,根据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户用肥习惯等不同,采用适合本地实际的改厕模式,防止生搬硬套和“一刀切”。在改厕类型的选择上,切实加强分类指导,注重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因村施策,推荐改建类型,由农户自主决定。同时,运用市场化运作模式,狠抓施工质量,确保改造效果。岔路镇元圩村居民张培云说,现在改造后的厕所非常好,投入不多,县里还承担了绝大部分资金,建成后不但杜绝了蚊蝇和蛆虫,还没有什么气味,发酵后的粪便可以直接肥田。

  近年来,霍邱县先后完成300多所学校的旱厕改造,将全县农村中小学、幼儿园部分不能接入乡镇排污管网的厕所进行相关处理,达到了无害化环保排放要求,基本实现了全县范围内学校卫生厕所的全覆盖。县旅游局积极响应旅游“厕所革命”的号召,精心谋划、认真筛选,投入600多万元在全县A级旅游景区、旅游交通线、生态园、乡村旅游点、火车站、汽车站、高速公路出口等旅游娱乐场所和重点交通集散点(地)新建旅游厕所32座,改建老旧厕所12座。新建和改建的旅游厕所全部达到AA级标准,实现了全县旅游厕所建设提升目标。同时加强旅游厕所的管理与维护,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树立起该县旅游行业新形象。

  补齐民生短板,提升生活品质。从传统、简陋、脏乱的旱厕到如今干净、整洁、方便的无害化卫生厕所。如今,在霍邱广大乡村,一场农村“厕所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在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同时,农村环境也正经历着“内在美”的转变。截至2017年底,全县累计建成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60个,家庭式水冲厕所18000个、水冲式公厕120个,受益人口50多万人。“美丽乡村人人夸,乡下不比城里差”成为当地群众的口头禅。

 选择年月
<2018年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31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1234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全力确保春运安全畅通⊙做好各项防范措施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我市部署低温雨雪天气 防范应对工作⊙叶集区专项整治文化市场⊙修通惠民路⊙旱厕“变身” 环境变好——霍邱县推进“厕所革命”侧记⊙小伙手绘“年味”漫画喜贺岁⊙别让家长的“教育攀比” 玩坏孩子的假期⊙大化坪镇成立青年干部文化历史学习兴趣小组⊙11万现金失而复得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