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书香时光的变迁

  禹茜茜

  她,平凡而素净,亲切而温暖。身为金寨人,在“红军摇篮,将军故乡”的革命老区金寨,和图书结下不解之缘。2017年,是她在图书馆工作的第三十个年头。她说:“为人找书,为书找人。爱惜每一本书,热心接待每一位读者。”在商人眼中,顾客是上帝。在她的眼中,读者是上帝。她曾参加六安市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被评为“六安市先进工作者”。

  平平淡淡的书香时光,背后见证了一个时代斗转星移的变迁。金寨县图书馆从三十年前的几间陈旧平房,到如今的通过国家县级一级图书馆验收,总面积6500平方米;从不足3万册的书籍,到馆藏纸质图书30.9万册、电子图书50多万册,实现了惊鸿一瞥的华丽蜕变。金寨县图书馆馆员何梅,见证了革命老区这三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她平易近人的微笑,细心与爱心交融的举止,就像人们打开一本喜爱之书时流露的欣然。

  1987年——“馆舍是几间陈旧的平房,图书不过3万,阅览桌仅仅4张。”

  金寨县图书馆的前身是1951年金寨县文化馆内设的阅览室。1987年,21岁的何梅第一次走进金寨县图书馆,她不敢相信,这里就是金寨的“知识殿堂”:图书不过3万,阅览桌仅仅4张,书架、期刊排放刚刚10列,馆舍也就是几间陈旧的平房。她在不解中走上了图书馆员的工作岗位,有过痛苦,也有过彷徨,条件虽然艰苦,但她看到了老馆员们勤勤恳恳的工作,读者们如饥似渴读书的动人景象,坚定了一生从事图书馆员职业的信念。

  1991年夏,金寨县遭遇特大洪灾,疯狂的降雨,让梅山水库史无前例的长达48小时的大流量泄洪,图书馆的一部分藏书因被淹而受损,大家没有因此而气馁,积极争取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的“儿童流动图书馆”项目,还得到了台湾道生基金会的慷慨解囊。在众志成城的集体努力下终于渡过难关。

  在上世纪90年代初,图书馆有过多年没有采购新书的尴尬,有过发不出工资的窘状,便“以文补文”搞创收,利用寒暑假时间开培训班,有作文、英语、交谊舞等门类。成立复印部门,为读者提供复印文件服务,收取读者微薄的借书租金。何梅很能吃苦,和同事们在街面上搭建十几平方米的简易租书亭,从不叫苦叫累。

  2012年,国家财政拨款的支持,金寨县图书馆一次性采购了十万册书籍,何梅对当时的情景还记忆犹新。一辆十几米长的大货车,塞得满满的。这些书籍“金光闪闪”,给金寨的文化发展带来了阳光。金寨县图书馆的每一位成员都没有丝毫懈怠。馆员们认真地把图书分门别类,分配给每个乡镇。到2017年,金寨县图书馆通过国家县级一级图书馆验收,总面积6500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30.9万册、电子图书50多万册。

  永远的读者——“一些读者已去世多年,但他们的音容笑貌依然刻在我脑海里。”

  在上世纪90年代,金寨县医院有位姓林的医生,已经70多岁了,戴着一副老花镜,每天下午准时到图书馆看报纸,尤其喜欢看《人民日报》,还带着小红本本,边看边写,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文字。

  何梅见他年纪大了,给他倒一杯水,帮他放好椅子,方便他读报、学习。

  他住的地方离图书馆很近,每天都自己回家。就这样风风雨雨、准点准时来读报多年。

  有一天下午,何梅发现林医生的座位空着,心想,可能他是有事情了。又过了几天,一直不见林医生的身影,何梅紧张起来,可又没有他的电话,无法询问。

  偶然的一天,何梅路过县医院,看到了林医生的讣告,才得知他去世了,而且意外地从讣告上知道,其实他患有多年的白血病。

  何梅被这位林医生深深感动,泪湿眼眶。这位老医生,在临终前几天还到图书馆看报,对于阅读有着超越生命的信仰,还用顽强的意志力和病魔抗争。何梅曾写下这个故事,并取名为《永远的读者》。

  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说过: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相信这位永远的读者,可以在天堂永生。

  工作上的遗憾——“那天,几个乡里来的中年人非常着急地找《杉树材积表》。”

  何梅的工作信条是:为人找书,为书找人。这八个字,并不是想象得那么简单。

  为人找书:图书馆的工作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一件事,在何梅心里是一个结,她觉得对不起读者。那天,几个乡里来的中年人非常着急地找《杉树材积表》,把图书馆当作书店,要买走这本书。何梅没听过这样偏门的书籍,便随口说了一句,我们这里不卖书,也没有这本书。几位中年人带着失落的心情,焦虑地匆匆离开了。

  不知过了多久,何梅在整理图书的时候,找到了一本巴掌大的迷你册,名叫《木材材积表》(袖珍),她心想,他们找的很可能就是这本书。这件事警醒她在未来的工作中,要更加富有耐心、细心和爱心。

  为书找人:如今国家放开二胎政策了,有不少孕妈在家人的陪伴下,前来图书馆看书。有些孕妈读者喜欢读小说,何梅建议她们不要读恐怖小说,这样对胎儿不好。有的读者不知道图书馆有育婴书,何梅便主动跟她们推荐此类书籍。这就是为书而找人。

  总结这三十年来的馆员工作,何梅微笑着说:“简单、重复是我的工作特色;热情、细致是我的工作态度;诚实、可信是我的做人原则;乐于奉献、淡泊名利是我的良好心态。”是啊,我们每一个人,只要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持,终究会成就一份不平凡。

 选择年月
<2018年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31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1234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见证书香时光的变迁⊙青山镇着力强化节前效能建设 ⊙图⊙我市将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公益诉讼在行动”获评省“十大法治事件”⊙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