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扬 康家佳
今年首场强降雪,给江淮果岭核心区的金安区“四桃二莓”种植户带来不小损失,许多大棚倒塌,果苗埋在雪地里。为减少损失,连日来,该区果农利用当前晴好天气,抓紧组织受灾设施修复重建和灾后果业恢复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1月12日,记者来到城北乡立春现代农业园,看到园区南边一栋两层楼高的连体钢架大棚被积雪压塌,棚内钢构支架多处扭曲变形,棚顶钢化玻璃全部碎裂。“这个3000多平方米的钢架大棚就这样报废了。”农业园董事长陈国章遗憾地说。大棚被雪压塌,使大棚内培育的上万株果苗冻死。在倒塌的钢架大棚北边的百亩葡萄园内,原来距离地面1米多高的大棚顶被压得紧贴地皮,高架避雨棚金属支架被压得弯曲变形,十几位工人在园地里扒开厚厚的积雪,取出钢骨圈架,陈国章说,待雪融化后,再重新搭架大棚,明春移栽葡萄苗。
在马头镇安徽晶鑫葡萄种植园,记者看到大片薄膜和无纺布标准化避雨棚倒塌,没有倒塌的棚顶薄膜已被划开。“当时积雪太多,只能割开薄膜,让雪落进棚内。”看着破烂的大棚,园主王虎既心疼又心有余悸,如果当时不及时采取措施,估计300亩葡萄园全部覆灭。目前,工人们正抓紧清理棚内积雪,埋桩、搭架,尽快恢复重建。
据金安区农委负责人介绍:“江准果岭基地大棚是金属结构的钢架,比较牢固,但损失依然惨重。”雪灾发生后,区农委等部门组织100多名农技人员深入乡村,指导果岭基地果农和园主开展生产自救。
“尽管我们日夜不停地清除棚顶积雪,依然有40多亩的大棚被毁坏。”张店镇九月庄园草莓采摘园负责人郑贤祥说,草莓采摘园开园5年,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雪灾,当前气温极低,我们给未倒塌受损的大棚加盖多层薄膜和无纺布,减少二次灾害,夜晚在大棚内烧煤炉加温,帮助幸存的草莓度过严冬。为生产自救,九月庄园将未受损的新鲜草莓早日卖出去,恢复了网上草莓销售渠道,每天有50多公斤草莓发往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