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我的旅游年

  刘千荣

  平凡的2017年在平凡中过去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的日子其实也很相似。回眸2017,在平淡的生活中也有些许亮点,和所有逝去的年份相比,这是我出门远行、饱览祖国大好山河最多的年份,用个关键词总结:2017——旅游年。

  2017丁酉年正月初二,当人们还沉浸在祥和热闹的春节气氛中时,我则顶着料峭寒风,踏着浓浓夜色,从上海南站出发,星夜兼程来到湘江之畔,橘子洲头的芙蓉城——长沙。下了火车,匆匆赶往歆慕已久的岳麓书院,细细品味“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集句名联。登上岳麓山,伫立在爱晚亭前,追寻一代伟人的青春足迹。

  来到三湘,登岳阳楼是必须的,风尘仆仆的我面对八百里洞庭感悟诗圣先贤的诗词文赋,总算了却了学习《岳阳楼记》时许下的心愿:一定要登上岳阳楼,感受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的烟波浩渺。告别洞庭湖的壮观,我凭借好不容易抢到的一纸站票,赶奔另一处,年少时的向往之地——凤凰古城,在那个山水边城我参观了沈从文故居……带着满满的湘楚人文气息,满载而归。

  清明前后是一年中温度适宜、草长莺飞、花红柳绿的时节。由于车票难买,准备回乡为先父扫墓的我采取了曲线回乡的策略,绕道武汉再回故乡六安。在车站,望着客流滚滚,拍下火车票照片发到朋友圈,并配上胡诌的对联:“休言曲线能救国,却道绕路好还乡”以示自嘲。又是一夜颠簸,日上三竿的时候我抵达了武汉三镇,目标直指黄鹤楼,诚惶诚恐一如李太白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登楼后没忘记乘船横渡长江,又赶往汉正街品尝地道的热干面,再买上几盒鸭脖子带回老家。掐指算来,加上前些年登临过的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都留下了我凭栏远眺的身影。

  2017年度旅游大戏当属西去长安,虽说没能在慈恩塔上题名,却也登上了大雁塔一览古都风貌,并欣赏了塔前的音乐喷泉。八一建军节当日,我去了秦始皇陵,虽被举世闻名的兵马俑震撼得七荤八素,却没忘记凭吊一下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墓。返回西安途中登上骊山,寻访西安事变中捉蒋旧址,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西安之行的重头戏是华山论剑,西岳华山以“险”著称,自古华山一条道。为了能登上华山之巅,我拼上老命,克服恐高之症,总算登顶西峰,虔诚地与金庸题写的“华山论剑”石碑留影。假期有限,西游长安终未圆满,没来得及到乾陵一代女皇武则天墓前肃立,没能瞻仰神秘的无字碑,没能拜谒法华寺,留下诸多遗憾待日后弥补。

  既然是旅游年当然不止这些景点,上海住处周边新开发的郊野公园,待开发的古镇老街也都留下了我的欢声笑语。往年很少回故乡的我,2017年也破纪录地多次回到了生我养我的皖西大别山。2017年没能读万卷书,却做到了行万里路。世界那么大,我不止是想,还付诸行动出去转转,徜徉于新时代的绿水青山当中。

 选择年月
<2018年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31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1234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烤火往事⊙我的老父亲⊙松谷云根(国画)⊙今夜,我想栽棵树⊙2017,我的旅游年⊙霍邱风物吟⊙果树联想(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