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惠琴
小时候,我们家穷,买不起书,还好小伙伴芳芳家有许多连环画:《西游记》《鸡毛信》《沙家浜》《霍元甲》……我们都喜欢找她借。那时正播放电视剧《霍元甲》,也因此,这本书每天都被传看,那天终于轮到我了。那是怎样一种美妙的感觉啊!暑假的中午,大人们在午睡,知了在树顶欢叫,手捧《霍元甲》,想象着人物打斗的场面,脑海里是说书人呀呀呀的声音。电视与文字描述的人物形象重叠,那么相同又那么不同。哎呀不好,书掉厕所了,这可怎么办呢?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熬过了许多天,芳芳终于找我来还她书了,我支吾着说,已经还给你了呀。她说怎么可能呢?她很生气,一口认定我弄丢了。我一不做二不休,坚决咬定还给她了。我怕她叫我赔,我赔不起的,我只能死不承认。自那以后,芳芳再也不肯借书给我了。
我是多么渴望有一本属于自己的课外书啊!紧张的初中课程结束,暑期工后我第一件事就是走进了书店。一打开巴金先生的《家春秋》就被深深吸引了。我从不知,在作家的笔下,雀斑也可以是可爱的。我喜欢那个脸上有可爱雀斑的鸣凤姑娘,因为我脸上也有雀斑,并且比鸣凤要多,或许更可爱些吧。我贪婪地读,每天去书店读上几页,折角,然后把书它放到一个隐蔽的地方,以便下一次更快地找到它。有一次,书不见了,我好像被抽空了一样,书呢?明明放在这的,上次才读到鸣凤跳了湖,不知后来怎样了呢。一定是别人拿乱了吧,或者被人买走了吧?正思想着,见一个大男孩坐在那津津有味地捧着读,没错,正是《家春秋》!墨绿色的封面上有一排排朴实的瓦房。我徘徊着转来转去盼着他走。可他像被钉住了一样毫无反应。我皱着眉唉声叹气,他仍像木头呆立不动。这本书多少钱?我找了个过渡语,顺势拿起书看了一下价钱。其实我早已烂记于心。真贵!我叹息着。他一定是我见过的最笨的人,死死不松手。我着急却又无可奈何,想买反复下不了决心。就在这时,好像有个人撞了我一下,我没有理会,想着还是买下这本书吧!我想象着自己拥有这本书该有多幸福。无论什么时候,早晨,傍晚,灯下,坐着,躺着,想看就看。木头人终于走了,我也终于下定了决心买下这本书,掏钱的时候却发现钱不见了。我清楚地检查过了,上衣左口袋,右口袋没有,裤子左口袋右口袋也没有。再找一遍,把四个口袋都翻过来找,还是没有。我辛苦积攒的三十九块钱就在刚刚被人偷了去。窗外暮色四合,我沮丧的脸与玻璃上暗淡的灯光揉合在一起,我看到自己伤心地哭了……
到了大学,条件好多了,学校的图书馆安静整洁,找一个时间,在洒满阳光的书架下读《十八春》,善良朴实的曼桢和世钧相爱了,然岁月流转,十八年后一对恋人终得重逢,却已物是人非,只能感慨:“我们回不去了!”多么凄美的爱情啊!忍不住湿了眼眶,许久都在想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命运。而今不同了,家里书柜铺满了一面墙,什么书都有,于静夜里,在灯下,头深深埋进书里,闻着墨香,那个弄丢了书却不敢承认的姑娘,那被偷了钱没买成书在夜幕下掉泪的姑娘,穿过滚滚岁月又清晰地站在眼前,仿佛触手可及。《家春秋》、《十八春》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我可以轻松畅快地反复读反复咀嚼了。只可惜,那像磁铁一样吸引我的图文并茂的连环画《霍元甲》,却终究无法再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