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畅 本报记者 刘 扬

安徽省六安外国语学校


外国专家考察石斛基地

吉宝公园

吉宝皖江国际冷链物流园

凯旋大麻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江淮电机厂区
2015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金安经济开发区正式移位城北乡,进入乡园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两年多来,开发区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完善各类生产生活配套,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产业板块日益丰富,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目前,园区入园企业103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7家。园区已形成以电机制造为核心的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羽绒轻纺、现代物流等主导产业,高端商住、总部经济、创客中心等新产业板块为园区产业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功能趋于完善。
完善基础设施 提升园区承载力
“乡园合一”是金安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金开区)发展模式,“产城一体、城乡统筹、节约用地、优化生态、以人为本、宜居宜业”是金开区发展理念。短短两年间,金开区已成为金安产业特色鲜明、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区,开发开放和体制创新的先行区,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新城区。
短短两年时间,园区南片建成区已形成“五纵八横”较为完善通达的道路网,水、电、气、污水管网配套基本到位;北片振兴路、丰乐大道、故园路、春晖路、启明路全面启动建设,与已建成的创业路构成“两纵四横”道路网;东片的新城三道、吉宝大道、木兰路、纵四北路等路网基本建成;吉宝生态公园已建设完成;B型保税中心进入设计阶段。
为保障园区居民住房需求生活,2017年,金开区相继开发7.2万平方米八里杠安置房二期工程、10万平方米北三十铺安置房工程,4.7万平方米丰塘安置房二期工程基本完工。三大商住项目中,航辰·北城国际一期14万平方米商住房及商业配套即将完工;佳源·巴黎都市一期6万平方米商住房及配套设施已完工,二期15万平方米全面开工;东城花园洋房4万平方米高层开工建设。
同时在公共服务配套方面,金开区引资建设的九年一贯制外国语学校已全面招生;人民路小学配套正在完善,预计明年春季招生;木兰干渠景观游园已开工建设;金安第二人民医院(原金安中医院)已获批建设;园区公交换乘中心58亩用地完成征迁,园区平台承载力大幅提升。
清晰产业布局 提高招商精准度
近年来,金开区按照“城市副中心、工业组团、现代服务业组团”三大板块的功能定位,明确了东西南北各区域重点发展的行业和产业,咬定打造“产业发展北城、生态宜居北城、和谐稳定北城”不放松。围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物流三大主导产业,金开区紧盯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瞄准国内实力大、企业好的项目,精心组织专题招商,提高招商精准度。
2017年新签约项目14个,协议引资总额40亿元。占地265亩、总投资15亿元的金润吉“双创中心”综合体项目;占地359亩、总投资4.3亿元的中擎建筑产业现代化预制构件制造基地项目;年纳税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杭州乐驼服饰总部经济项目;中矿置业总部经济项目(目前该项目已纳税5700万元);占地65亩、总投资1.5亿元的深圳市瑞昌欣项目相继签约落户。此外,表面处理产业园内签约了15家从事表面处理的工业项目;中小企业产业园内签约了包括六安宝龙、上海凯歌、德力机械等在内的16家中小企业项目,园区发展动能十足。另有包括南通泰慕士公司智能纺织项目、荣盛集团商住开发项目、和昌公司重卡改装项目以及江苏磐斯特公司新材料项目等20余个大小项目正在洽谈中。
落实优惠政策 提炼项目新业态
举全经开区之力“大招商,招大商”,用落实优惠政策的杠杆,撬动和引导企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通过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信息化与新兴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形成独具特色、业态多样、功能完善的新兴服务业集聚区和产业集群,着力从产业空间布局、产业发展重点、发展方式、目标路径等方面打造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全产业链条。祥安热能、明天环保、君洁电动环卫车生产项目和秸秆绿色综合利用环保等项目落地结果。
总建筑面积约45万㎡的吉宝皖江国际冷链物流园项目正在进行安装调试;鑫硕精密机械主楼正在进行内外装饰;总投资9500万元的美光齿轮厂房架构已完成;总投资8000万元的和森科技项目预计5月底开工。光大电力二期正在开挖地基。
2017年,江淮电机技改项目、祥安热能二期、外国语学校二期、美光齿轮、森源新材料等亿元以上项目,以及和森科技、光大电力、力达机械等一批新建、续建和技改项目加快推进,吉宝国际冷链物流园冷库已开始试运营,中久润滑油进入试投产阶段。
财税多点开花 提质培育增长点
“平台有项目、企业有效益、产品有市场”。金开区按照建设金安区北部产业新城的标准,两年致力打造的“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发展新格局,逐步实现财税从工业一枝独秀到多点开花的转变,经济活力进一步提升。
2017年,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占任务数(20亿元)105%,同比增长4.2%。其中工业固投完成8.5亿元,同比增长50.4%,占任务数(8亿元)的106.2%。实现规模工业产值52亿元,占任务数(50亿元)104%,同比增长4.42%。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85亿元,占预算(17524万元)的105.57%,超收976万元,同比增长29.33%。其中乡本级预计完成9800万元,占预算的132.7%,同比增长19.69%。总体形势稳中向好。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7亿元,占总任务数的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