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秀玲
2016年7月1日,霍山县但家庙镇遭遇特大洪水,花石嘴村62岁的党支部书记马克军,不顾个人安危,身先士卒,带领全村党员干部为群众筑起一座坚固“堡垒”,让群众在洪水面前有个安全的港湾。在路上巡查时,发现妇女郁建萍正欲蹚水过河,眼看着就要被洪水冲走,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老书记不顾个人安危,冲进齐腰深的水中把人从洪水中拉了上来。
从业27年,黄春燕只要一进入车间就能找到最激情的状态。多年来,以黄春燕为技术骨干的“长安焊接技能大师工作室”,在技术创新和带徒传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黄春燕累计取得技术创新成果13项,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团队成员,培养了一批优秀青工。仅2014年,就有1人成长为焊工技师,1人获安徽省国防科工系统焊接比赛第一名,2人包揽六安市职业技能大赛焊接比赛前两名;2人获六安市技术能手称号,1人获六安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金安区中市街道梅山新村小区居民刘国萍,今年已经79岁,家里100岁的老母亲和84岁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伴都需要她照料。在退休后的20余年里,刘国萍亲力亲为,悉心照料着老母亲,换来家庭幸福美满。刘国萍的感人故事和高尚精神在金安区中市街道迎宾社区广受称赞。
近年来,我市深入开展“六安好人”、六安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佳事迹”和“志愿服务典型”评选活动,通过广泛发动群众,推荐、评议身边的感人事迹,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促进好人好事不断涌现,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扩大群众基础,在生动具体的道德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中,树典型、学先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更好地发挥先进模范的示范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大批遵纪守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模范遵守公民道德规范,在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个人被评为“六安好人”,他们的事迹令人感动,得到身边群众高度认可。
(下转六版)
记者手记: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落细、落小、落实。近年来,我市通过各种活动,让我们身边的“好人”得到更多的礼遇,引导广大公民参与道德建设,营造“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建设幸福六安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着许许多多默默奉献的好人,平凡人做不平凡事,用自己的坚持、坚守,书写一个人的传奇,让无数人为之动容。他们的事迹和品德应当得到宣扬与倡导,我们传递“好人文化”的道德力量,用凡人善举凝聚价值共识、引领社会风尚,让更多的群众加入到好人六安建设大潮中来,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