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5日06
 
卫计在线·健康园地

  平凡本色 医者情怀

  — —记市中医院神经内一科主任杨言府

  本报记者 李珊珊

  兢兢业业的“工作狂”

  对于杨言府的采访,几次预约都没成功,他说“自己做的是分内事,不值得去宣传。”没办法,记者只能找到他的同事们,从他们的讲述中认识了这位低调的医者。

  “在你们眼中,杨主任是个什么样的人?”

  “工作狂!”

  说这话的是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黄友发,自2002年进院,他已经和杨言府做了16年的同事。“我好像就没有见过他准点下班的时候。”黄友发告诉记者,神经内科危重病人多,且接诊的年迈体弱偏瘫者居多,工作量大。作为科主任,杨言府一年到头除了出外开会、学术交流,其余时间基本上都在医院,观察病人病情变化、会诊、病案讨论、随时参与抢救、做手术,忙到中午一份10元的盒饭就能打发了,就算是晚上回家休息了,只要患者有需要,一个电话,他也会立即赶来。

  “前几天我们接诊了一名脑出血的病人,当天该做的治疗都已经处理完毕,没想到凌晨3点多杨主任又从家里匆忙赶到病房,就是担心患者病情有变化,非得亲自确认过没事才安心。”黄友发如是说。

  躬身临床勤练“武艺”

  2009年晋升为主任医师,2014年被评为首届安徽省名中医,即便如此,杨言府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当天的采访就是在他的办公室里进行的,在这个十几平方米的空间里,最多的东西就是书。各类专业书籍,一本比一本厚,翻开来看,不少内页都用笔密密麻麻记录了他对于临床诊疗中的一些设想,以及科研方面的种种构思。

  “在他这个年纪仍然坚持学习是很难得的。”采访中,同科的副主任医师洪亮接过话茬。“为了提高中医技术,去年7月到9月,杨主任在北京东方医院进修,为了节省开支,他和其他几位一起进修的同事住了一处地下室,没有窗户,阴暗潮湿,3个月住下来他长了一身湿疹。”洪亮表示,进修回来杨言府对生活上的不方便一笑置之,第一时间把技术上的更新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不厌其烦地讲解其中的过程,手把手示范教学,尽可能让科室后辈都能掌握。

  正是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态度,使得杨言府在神经内科疾病的中西医诊治上掌握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基本功。2006年,他带领科室人员在全省中医院中首批开展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填补了我市在此项技术上的空白;2008年以来,由其主持的三项市级科研项目顺利结题,对脑梗死、中风患者的干预和治疗上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常为患者垫付医药费

  技术上的精益求精是服务患者的有力保障,而从医者的医德医风则体现在人文关怀和用心服务上。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神经内科接诊的不少病人家里条件都不宽裕,为了不让病人多花钱,每次确诊病症之后,杨言府在制订治疗方案时总是仔细考量着采用哪种治疗创伤较小,采用哪些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又能省些钱等等。特别是对农村的困难患者,他会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拟订最节省的住院时间、最低廉费用的治疗方案,开出最合适的药方。

  “几天前有个帕金森症的老病号找来了,老人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布包,里面包着2000元——原来,是两个月前来拿药时钱不够,杨主任一把就垫了2000多元。这次,老人是特意来还钱的。”洪亮说,义务为患者垫钱救急对杨言府来说是常事,少则三五百元,多则两三千元,而且从没让患者打借条、立字据。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身为省人大代表,杨言府对于社会热点问题也十分关注,多次深入工厂、农村、社区街道、养老院等地调研,认真书写建议议案,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他提出的“关于稳定村医队伍、完善新农合制度”、“关于120救护车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关于维护教育公平和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完善养老院服务体系建设”等数项建议均获得有关部门的一致好评以及重视。

  成绩和荣誉面前,杨言府却保持了一颗平常心,在他看来,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每天按时上门诊,在手术台上常常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尽量让更多患者得到治疗。

  医疗服务

  “零距离”

  12月20日,霍邱县第二人民医院内一科护士长正在病房里忙着护理病人的时候,被急急忙忙地喊到护士站,原来一位即将出院的患者非要当面把感谢信交给护士长和主治医生。据悉,该院近年来不断加强医护人员思想道德教育和党性教育,医德医风得到极大好转,同时,医院积极拓宽投诉渠道,实行院领导轮流坐班制,专门负责接待投诉、处置医疗纠纷,零距离为患者排忧解难,赢得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本报记者 岳阳 摄

  金寨县卫计委送法进企业

  本报讯(魏升)为提高餐饮具消毒企业人员对《传染病防治法》和《餐饮具消毒管理办法》的法律认识,让他们从自身树立起责任感,近日,金寨县卫计委组织执法人员前往该县餐饮具消毒企业开展送法进企业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执法人员向企业员工发送了《传染病防治法》和《餐饮具消毒管理办法》宣传折页,并详细讲解了相关知识,让员工们从法律层面上了解到餐饮具消毒规范的重要性。另外,金寨县卫生监督局还组织单位工作人员就餐饮具规范清洗、消毒进行现场培训指导,讲解每个环节应该注意的内容。

  舒城干汊河

  计生特殊家庭领到爱心就诊证

  本报讯(卢贤傲 孙国辉)为加强对计生奖扶和特扶家庭的帮扶,解决他们就医方面的实际困难,近日,舒城县干汊河镇计生办专门给该镇计生奖特扶家庭发放爱心就诊证,方便他们享受绿色通道就医。

  据悉,计生奖特扶家庭户持此证在县内医院就诊,可以免除挂号费、减免部分120急救费、减免部分床位费,同时还可简化转院手续,每年免费健康体检一次以及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此次,干汊河镇计生人员共为61个计生奖特扶家庭发放爱心就诊证。镇计生办人员在发放爱心就诊证时,细心为持证对象户介绍该证的绿色就医服务内容。爱心就诊证发放,切实为该镇奖特扶家庭成员就医提供了便利和优惠条件,提高了计生奖特扶家庭医疗保障水平,受到计划生育奖特扶家庭的一致好评。

  霍山诸佛庵

  “健康套餐”服务流动人口

  本报讯(记者 李珊珊)“拿上这些资料,有空的时候可以学习一下”、“你们在打工地也可以享受多项计生服务,不用来回折腾”……近日,霍山县诸佛庵镇利用流动人口陆续返乡这一有利时机,积极开展走访、服务、慰问活动,为返乡流动人口献上丰盛的“健康套餐”。

  该镇以优质服务为目标,将返乡流动人口计生服务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做好返乡人员的计生政策、法律法规和健康知识宣传,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由镇卫计办、计生协会组织各村专干通过走访、服务、慰问等形式,与返乡人员面对面交流,了解流出对象的婚、孕、育、节情况,做好相关信息采集、比对,及时完成流动人口的档案管理。同时,简化计生相关工作的办事程序,坚持责任倒追制和限时办结制,公布办证流程,切实解决群众办证慢、办证难等问题。

  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全面加强学科建设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本报记者 单姗

  普外科建设成为安徽省“十三五”重点特色专科,是市二院第一个省级重点学科;

  成功申报第四周期市级重点建设学科11个;

  一次能容纳18人的高压氧治疗中心正式启用,成为安徽省最先进的医用氧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今年以来,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紧密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和创建三级医院的目标,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努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较好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医院学科发展。

  对一所医院来说,实现长远发展,必须要综合考虑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等学科综合建设工作。近年来,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将不断加强学科建设作为医院发展的重点工作,多举措推动学科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狠抓基础质量管理。以“医疗安全月”活动为抓手,狠抓核心制度落实。做好病案质量督查。完成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地建设。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改进服务流程,加强护理质量控制,完善三级管理制度,对全院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实时把控,制订统一的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和格式,以及特殊科室考核标准,加大护理监督力度,优化护理队伍,狠抓业务管理,今年,市二院有6人获得“百优医护人员”荣誉称号。创新并落实药事制度管理。补充完善了药事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近百项,做到管理制度化、操作标准化、流程合理化。

  强化院感监控。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保健质控工作,特别是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传染病的管理,制订与落实整改措施,并纳入综合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

  人才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在人才培养方面,全年派出长期专业进修人员58人,各类短期培训25人次,外出参加学术会议84人次。加强院际合作,深化与协作医院的合作,拓展合作项目,培养专业人才,开展国内、国际深度交流合作。加大培训力度,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点燃职工学习热情。激励员工积极晋升,制订印发《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及岗位聘任管理办法》,今年,全院有17人进入卫生系列高级评审。110人参加中级考试,较去年增加57.14%;

  科技水平是医院综合实力的体现。市二院鼓励科研发展,落实医疗技术分类分级管理原则,对医师手术分级实行动态管理;鼓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对各种新技术、新疗法、新项目严格把关,确保质量。该院有1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立项3项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共发表学术论文26篇,成功发表首篇SCI论文。成功承办“脑血管介入与高压氧医学研究进展学习班”国家级继教班,举办省级继教班3个,市级继教班6个。

  建设品牌特色科室。按照“高起点、差异化”发展思路,建设品牌特色科室。着力打造建设以微创治疗为中心的普外科、骨科、微创妇科等,建设以肿瘤放化疗、介入治疗为主的肿瘤中心,建设以特色康复为中心的康复医院,建设以综合精神诊疗特色的精神卫生中心。为了提升医院服务满意度,市二院还通过完善门急诊管理,加强窗口管理,加大宣传力度等手段,来树立医院新形象。为了保护患者隐私,让就诊环境更好,医院实行分区导诊以改善各诊室内就诊环境,尽量保持一医一患一诊室的执行率。还开设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就医绿色通道,对持爱心就诊证的人群,简化手续,免挂号费和院前急救费用,减免部分住院床位费,并在我市首创 “收款领投包”服务管理,积极提高收费窗口满意度。对办公场所的升级改造,面对面服务,为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优先办理,为贫困人口提供一站式结算。今年,医院出入院管理科荣获“省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新的一年,市二院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推进门诊、内科楼项目建设,继续打造人才梯队,建设品牌特色科室及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向着三级综合医院建设的目标迈进。

  省级急救护理

  继教项目开班

  本报讯(汪正婷)12月2日,由六安市护理学会主办,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承办的安徽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基层医院急救护理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来自全市200余名各级医院临床一线护理骨干和管理者参加了培训。

  本次培训班得到了市卫计委、市护理学会的大力支持和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开班仪式要求,通过本次学习,将急诊急救护理的新知识普及到各级医疗单位并应用于临床。

  培训班邀请了安徽省立医院急救中心张小红护士长、安徽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总带教窦敏老师授课,同时,还安排了我市及本院从事急危重症护理的部分专家和专科护士参与了课程培训。

  本次培训班采用了理论与操作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理论课程结束后,护理部安排市二院曾在省、市技能大赛中获奖的护理骨干,现场示范急救技能和急救设备操作,展示急救技术操作流程,手把手教学,指导动作要领,现场学员们积极参与、气氛活跃。

  市二院护理部精心安排会务相关工作,培训内容满足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对急救知识的需求,培训形式有利各级医院的技术交流和知识共享,大家都表示要多举行这种培训活动,要以更专业的急救技术为患者服务,为生命保驾护航。

E:\12月25日5678\12月25日六版\六C2200110.JPG

  日前,市二院副院长陈本鑫带上鲜花和水果,来该院骨一科探望一位特殊的患者。

  据悉,这名患者今年88岁,曾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并多次负伤,造成左手伤残。由于前段时间不慎摔倒,这名老军人受伤后右大腿疼痛,不能活动,送至市二院就诊,经确诊为右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考虑患者年老体衰,长期卧床保守治疗风险高,经科室讨论相关科室会诊后,行微创手术治疗,现患者病情平稳。

  得知这名老军人的情况,陈本鑫详细询问他的身体状况,并祝愿他身体健康,早日康复,并嘱咐科室做好医疗服务工作。 唐健 摄

  排除隐患

  做好医院消防安保工作

  本报讯 根据要求,为切实加强院区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日前,市二院组织召开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动员部署会。

  会上强调,组织开展火灾防控活动,针对围绕本单位电气火灾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组织水电工巡查各科室查处危险电器(电磁炉、电热壶等)、私拉电线、对老电器设备线路进行升级改造等,有效防范电气火灾事故发生。

  会议要求,排查发现重大火灾隐患,做好防范措施。针对节假活动做好消防安保工作,保障用电、用水、特检设备等有序运行。加强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和培训,加强安全从业人员防范意识,利用医院宣传栏、横幅、LED等载体大力宣传安全消防知识,制定防范应急预案,进行应急演练,进而提高全员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优质服务暖人心

  本报讯(鲍璇)12月6日上午,裕安区石婆店镇退休教师杜某,特地制作了一面绣有“办好国家医保,守护人民健康”的锦旗送到市二院医保办主任林勇手中,嘴里不停地说着“谢谢,谢谢你们”。这是他为感谢医保办工作人员,帮助他解决经济困难,热心服务而特意送来的。

  原来,杜老师的老伴彭某有精神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多种疾病,长期住院,医药费用高昂,尽管医保可以报销一点费用,但自付部分费用对于他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医保办主任林勇和科室人员了解到相关情况后,与裕安区医保中心多次协调,为患者彭某申报了三种慢性病,使其能充分享受医保政策。彭某住院期间曾多次到医保办申报慢性病、大病救助及转诊等相关业务,医保办工作人员热情接待、热心服务,为他办实事,谋利益。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这面锦旗是对医保办工作的最好肯定和鼓励,也是医院创新管理,以服务患者为宗旨,在全市创新推出“医保专员”专项服务的充分肯定。林勇主任和全体工作人员纷纷表示,将这份肯定当做鼓励自己前进的动力,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把医保这项惠民工作做实,做好,继续为广大参保群众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选择年月
<2017年1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2930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卫计在线·健康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