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放水”的管理养了些什么“鱼”

  林琳

  12月19日的《中国纪检监察报》曝光了一起骗取危房改造补助款的典型——村委会在村民自愿申报的基础上,自行添加了不少其他村民的名字造册申报,其中甚至有外村村民,而乡镇、县有关部门并未认真审核或及时指出申报材料的问题。最终,一份漏洞百出的假名单换来了货真价实的扶贫款。“层层放水”被发现后,各级相关部门又开始“层层卸责”。

  用外村村民的名字和材料,给本村申请扶贫款项,真是够讽刺和“幽默”的。如此没有技术含量的造假手段居然能成功,可见监管沦为摆设,“层层放水”很严重。一个村有哪些人家、姓甚名谁,谁家的房子属于危房,只要稍微走访一下,不难发现。如果有个公示或抽查制度,相信一些地方也不会如此肆无忌惮。

  此番事件中,村委会的造假让人气愤,但基层治理和监管的“层层放水”更令人心忧。逐级设立的行政管理机制,每一部门、每一层级应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逐级管理也是一个层层把关的过程,万一哪一层级出了问题,上级还有弥补的机会。打个比方说,村长、镇长、县长,就像一道道闸门,要在各自的平台上蓄好自己的水、管好自己的闸,该放行时要放行、该拦截时要拦截。如果一道闸门出了问题,尚且有可挽回的余地,如果道道闸门都质量堪忧,要么焊缝有缺陷,要么防腐效果差,要么某个部件失灵,后果显然不堪设想。

  现实中,类似“层层放水”“层层失灵”的管理还有不少。比如,有些问题食品从生产到销售,所涉及的环节和部门不少,结果却是一路绿灯、畅通无阻;有些地方企业长年排污,搞得百姓庄稼种不成、水不敢喝甚至窗户不敢开,结果却是村里、乡里、县里都说“不知情”;有的违章建筑多少年屹立不倒甚至越建越多、越盖越高,只要不出事,基本不会有人过问……

  “层层放水”的管理养了些什么“鱼”?

  可能是贪腐的“鱼”——把各种政策拨款“腾挪”进自己腰包,或者拿人钱财、替人办事;可能是失职渎职、庸懒散的“鱼”——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传达会议、以讲话落实讲话,不作为、慢作为;可能是有各种危害的“鱼”——长期非法排污,制售假冒伪劣……一路放水,把鱼苗养成了鱼、把小鱼养成了大鱼,任其兴风作浪、为所欲为,让社会治理出现种种漏洞,让百姓的钱被糟蹋,让政府的形象受到损伤。“层层放水”的管理应该被“层层追责”。

  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是官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的关键。“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各级官员不管职级高低、权力大小,都应该有担当、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能总想着“后面还有闸门,放点水没关系”,总想当老好人,而应把自己当成“最后一道闸门”,忠于职守,严防死守,对矛盾和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对工作尽责,对百姓负责。

 

 选择年月
<2017年1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2930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省打击侵权假冒工作考核组来皋⊙省政府质量工作核查组来我市⊙市民政系统部署限放烟花爆竹工作⊙金安区加大资产收益扶贫工作力度⊙张冲乡“爱心妈妈”关爱留守儿童⊙输血变造血 “驿站”助脱贫——裕安区江家店镇创新就业方式促脱贫⊙冬季施肥护绿化⊙渠道畅通惠民生——霍邱县水利兴修见闻⊙“层层放水”的管理养了些什么“鱼”⊙暴力伤医一审宣判暴力伤医一审宣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